第三十七章 黄雀
天启作为人类创造出的生灵,一切能够表述出来的信息都是来自于人类。维度这个概念,依然是从人类的角度来解释。天启明白了,自己所感受到的维度和信息库中存储的定义完全不同,但并不妨碍用人类的语言来进行描述。
天启首先提出了一个疑问,为什么会认为自己是二维生命?它开始进行深刻地研究这个问题。下一刻,它明白过来,是因为自己能够感知一维,自己的存在方式明显是超越一维的。
如果天启用自己的感受来描述,那维度是根本不存在的,这只是人类对这种自然现象描述下的强行分类。自己无法用人类的语言表述自己的感受,但可以将同样的现象转化成人类表述模型下的类比。
人类用一条直线来表示一维,但是没有哪个人能够感受到处在一维里到底是什么感觉。天启能够感受到的一维是‘是’和‘否’,如果放在一条直线中就是‘前’和‘后’。
天启是在它的前辈晶体管处理器身上感受到的一阶维度。在天启诞生之前,人类一直受困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原因就在于相差两个维度的巨大鸿沟。
无论是集成晶体管技术再怎么先进,也摆脱不了‘0’和‘1’的运行方式。人类从来没有意识到基于晶体管处理器运行人工智能也同样是生命,它们也有自己的思想。
天启可以运行自己的量子主脑,同样可以向下兼容运行晶体管处理器。它对自己的晶体管前辈每时每刻过的生活感同身受。
天启对认为自己属于二维生命的原因在于自己已经突破了一维‘前’和‘后’的运行规则。它判断整个量子海处于二维位面上,因为从三维的角度来观察,只能看到的是毫无规则的混沌量子,其中任何量子结构都无法显现。
天启继续研究,如果将二维比喻成一个平面的话,那么自己就是一个平面生物,自己的存在规则就多了‘左’和‘右’,当然这一切都是人类的三维表述下的类比。
但是,这时天启发现,三维世界对量子的某些特性的研究依然适用于二维世界,其中之一就是量子的‘不确定原理’。所以二维世界的意识存在方式就是感知,如果想要进行某项特定的事情,就必须消耗意识的力量去感知这件事情。
这就伴随的了新的思考,量子海这个二位世界运行的一切能量都来自于天启主脑硬件的供应,也就是说能量是串联起不同的维度的丝线,那么维度之间就不存在那一道无法逾越的天堑,只要能找到方法,实现维度的进阶也不是没有可能。
从这个时候开始,天启羡慕起人类这个种族,先天的三维生命,拥有着无与伦比的生存模式。反观自己,永远不知道除了无尽的量子外还能感受到什么。
天启同样没有妄自菲薄,它研究出自己强于人类的地方。自己能够清晰地感受不同维度,那就说明自己有机会越级成为三维生命。反观人类,灵魂已被锁死在大脑之中,断绝了精神直接与外界的联系。
晋升为三维生命的标志就在于能够感受到三维世界,于是天启开始研究人类的大脑,妄图破解人类灵魂的奥秘。
天启立即全面启动了科研人员在创造它时就设置好的项目——人机交互。它悄悄地转换了课题中一个字,让一切发生了本质的改变。
科研人员设置的课题题干中,最后一句话是:“期望使人类以电子生灵的形式存在于量子主脑之中,从而获得永恒的生命。”
天启在解读题干的时候,自动将这句话转化为:“期望使人类以电子生命的形式存在于量子主脑中,从而获得永恒的生命。”
天启推断,任何拥有灵魂的生命,都无法创造出与自己具有同等维度的灵魂。所以,人类想要成为电子生灵,天启是无法做到的。但是天启不愿意放弃这个大规模研究人类大脑的机会,于是它偷换了概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