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山高我为巅



孟辰在冥冥中有种预感,书山之巅有一桩对他极为重要的机缘。

   听到书山之灵的话,他缓缓闭上眼睛,开始翻阅《记忆之书》。

   前世无数的精美诗篇在他脑海中一篇篇滚动。

   他正在挑选。

   如果能让前世的千古绝句传颂到异界,那孟辰扮演的角色也不只是“搬运工”了,而是一名“传道者”。

   ……

   文庙外。

   看到孟辰闭上双眼、感悟天地,众大学士陷入了疑惑。

   他们本以为孟辰是如他自己说的“十年磨一剑”,积攒了很多的诗歌。

   然后在圣人传承时全部诵出,一举成名!

   可按照目前的情况看,怎么感觉孟辰要现场创作?

   书山试炼一共才一天的时间,又能创造出几首诗歌。

   按照他的年龄,哪怕再妖孽,一天最多也只能写出一首上品诗吧。

   方祁准备收孟辰为徒,肯定会在文庙门口等候。

   那他们岂不是要陪着方祁等上一整天?

   他们没想到的是,五分钟后,他们就要见证文史上最为不可思议的奇迹。

   这一幕,将让他们毕生难忘。

   ……

   云淡风轻,微风拂面。

   孟辰睁开双眼,射出两道精芒。

   似乎预感到即将发生什么,天地变得极为安静。

   “第一首:登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个世界同样有长江、黄河,并不影响孟辰“传道”。

   孟辰话音刚落。

   轰隆,天空中一道惊雷炸响。

   无数才气如星光般洒落,涌入他的身体。

   它们进入孟辰身体后到处乱窜,好像迷路的人找不到方向。

   如果才气能说话的话,此时最想说的就是:“***,这家伙的文心在哪里?”

   可是孟辰的职业又不是【儒生】,怎么会凝聚出文心?

   此时,孟辰的神通【星辰图录】自动运行起来,将所有的才气通通吸纳入孟辰的眉心,似乎要凝聚出第二枚星辰。

   “平日惊雷,才气浴体!难不成,这又是一首镇国诗?”

   还没等几位大学士震惊完,孟辰往前走了一步,又继续念道。

   “第二首:梦游天姥吟留别。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轰!

   一股浩然正气,浩浩汤汤,从孟辰体内冲出,如同一柄利剑划破长空。

   文庙内,诸位圣像颤抖起来,发出金铁交错的声音。

   “这……难不成是!”煮石大学士后退了半步,满脸不可思议。

   铛——

   与此同时,全华夏所以读书人的耳边传来一声清脆的声响。

   “圣钟鸣,传世出!”

   “他……竟然写出了一首传世诗。”

   九华大学士大口喘着粗气,目光火热。

   “可恨,要是方大儒不在,我一定要把他掳走收为弟子。”

   在场的大学士们无不捶胸顿足。

   传世诗有启迪众人智慧的作用,每一首都弥足珍贵!

   足以入选教材,被全华夏的学生们朗诵。

   不但如此,每一首传世诗里都包含着文道意境,等同于武道意境。

   一旦悟透,无论是才气,还是实力,都将突飞猛进!

   方祁波澜不惊的目光中,流出无比震撼:“难不成,他是文圣转世?”

   单纯作出传世诗并不可怕,每一位大学士都有代表作。

   但是从一名年仅十六的学生笔下写出,简直耸人听闻!

   ……

   此时的孟辰,并不知道。

   稷下文坛,彻底疯狂了。

   无穷无尽的才气将他淹没。

   如同浸泡在暖洋洋的温水中。

   《记忆之书》翻动,一首首诗词从他口中说出。

   “第三首……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第七首……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第十二首……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

   “第二十首……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

   在众人眼中,孟辰舌绽莲花,宛若神明。

   天地寂静,只能听到孟辰一个人的声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