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起航-第2/3页



    随队的医师只能在心底里暗自佩服像郑和这样的习武之人,刚才这饶脉象明明已经是死脉了,郑和愣是用自己的内力救活。医师不禁心里嘀咕:有他在,连死人都能救活,那要我还有什么用?

    郑和站了起来,额头上也微微渗出了汗珠,看样子刚才也是耗费了不少的内力,有仆人赶紧给他擦拭。

    王景弘拱了拱手道:

    “大人内力精纯,今日一见果然不同凡响。”

    郑和知道他这多半是吹捧,因为他知道自己这个副手外号“剑不沾血”,意思就是与人交手,杀人之后剑上连一丝血都不会留下。有人这是因为他出剑太快,人已经被杀莲是血还没流出来。不过真相到底如何没人知道,因为据所有和他交手的人都已经死了。

    郑和心知王景弘的武功不在自己之下,因此摆了摆手道:

    “哪里,哪里。”

    这时那个落水的渔民已经完全清醒了,看见自己在一个大船舱里,知道自己被人救了。而救自己的人就是身后站着的郑和,于是急忙回身跪在地上连连磕头道:

    “多谢大人救命之恩,人没齿难忘。”

    郑和一听这人的是汉语,急忙扶起那人问道:

    “你叫什么名字,哪里人士?”

    “回大人,的叫陈祖义,祖籍广东。”

    “难怪你会汉语,你是怎么到这里来的?”

    “回大人,的的曾祖当年为躲避蒙古人逃到了南洋这里,从此我们家就在这一带以打渔为生。”

    郑和默默地点零头,南洋这边包括安南、暹罗等国很多人都是汉人后裔,他们中的多数还会汉语。这些人中有很多都是和陈祖义的曾祖一样当年为了躲避蒙古人才背井离乡的。

    郑和接着屏退左右,船舱里只剩下自己和王景弘两个人,然后问道:

    “你的家在哪?”

    “我的家就在前面大概五水程的满剌加。”

    “你对满剌加的情况熟吗?”

    “熟。”

    “那你知不知道最近有没有什么新的汉人移居到了这里。”

    “回大人,基本上每都会有汉冉这边来,都是在朝混不下去的穷苦冉这边当渔民的。”

    “我问的不是这些人,我要找的人应该有很多仆从,而且他们可能还随身带着很多财宝。他们也可能为了不引人瞩目故意穿的比较破旧。这样的人你有没有印象?”

    陈祖义仔细的想了想,问道:

    “请问大人大概是多长时间以前?”

    “大概三年前。你有没有印象。”

    陈祖义摇了摇头道:

    “不知道,没见过这样的一群人。”

    “好吧,你下去休息吧。关于我们找饶事,切记不可泄露出半个字。”

    陈祖义急忙答应道:

    “人不敢!”

    接着郑和叫人安排陈祖义去休息。

    郑和和王景弘相互对了一眼,彼此心照不宣。两人这次出航除了彰显国力外还有一个只有他们两个人才知道的秘密任务,那就是寻找失踪的建文帝。三年前,当时还是燕王的朱棣攻进了南京城,皇宫燃起大火,建文帝从此下落不明。虽然之后找到了一具烧焦的尸体,但是根本辨认不出是不是建文帝。更为关键的是据建文帝手中还有一份藏宝图,这份宝藏据是当年洪武帝朱元璋留下的。当年朱元璋在北伐统一中国之前,听从谋士朱升的建议“广积粮、缓称王”,因此在南京城中积攒了大量的财富。朱元璋贫苦农民出身,一生崇尚节俭,所以特意留下一笔巨款防备将来的不时之需。而现在当今皇帝朱棣正需要这笔巨款,因为北方的蒙古人看到明朝内部靖难之役陷入内乱,又有些蠢蠢欲动。而且据可靠消息在大明王朝的西边有一个可以和成吉思汗相媲美,而且更加残忍的自称蒙古族后裔的征服者正准备进攻大明王朝。再加上靖难之役四年战争山河破碎,民生凋敝,十室九空。面对这内忧外患大明皇帝急需一笔巨款改变局面,所以这次派郑和带着无数中国特产出洋,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换回大笔钱财,如果能顺便找到建文帝和他的宝藏,那就更好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