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袁谭的志向



骑兵和长矛兵调兵的事情,安排牙将袁阗去做。

   袁谭则是和郭图两人,带着几名亲卫,在城中走动。

   街道两侧多是断壁残垣,偶有些人烟,也都是用棍子和茅草临时搭设的顶棚。

   在东城区和北城区,倒是有些完整的深宅大院。

   单院墙的基础便有一米多高,院墙用青砖一层层的垒砌的极为密实,足有四五米高。

   上部还有不少拳头大小的洞口,用来观察周围的情形。

   这便是县中的一些豪族,其内粮草富裕,家丁众多。

   有时就算城破了,他们也能据院墙坚守一些时日,等待官军反攻。

   昨日进城的时候,这些大户就送来了不少的酒肉和粮食,还邀请袁谭入宴。

   不过都被袁谭拒绝了。

   昨天晚上送走郭图后,他想了很多。

   作为一个有后世记忆的人,他深知连年战乱带来的是什么。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东汉六千多万的在册人口,到了三国鼎立的时候在册不足七百万。

   晋朝经过休养生息后,方才发展到一千多万,却又遇到八王之乱,再次元气大伤。

   北胡趁机南下,软弱的西晋难以抵挡,五胡乱华时汉人几乎被杀绝种。

   到了刘宋,混合了南方少数民族后,人口才有四百万上下。

   历史不过是文字的记述,即便想象力丰富,也很难真正理解其中的惨烈。

   但举个例子,假设身边认识的人,父母兄弟也好,朋友老师也好,约莫有百人。

   现在让你选出其中六人,其他的全部杀掉。

   这是何其的-惨厉。

   就不说这些冠冕堂皇的大义。

   单表袁绍一家,还没到三国呢,就已经全部被当初的小弟杀差不多了。

   只有二弟袁熙的媳妇甄宓,因为漂亮被掳做曹丕的妻子。

   其他女眷的下场比较凄惨。

   于公于私,袁谭都要做一些事情,改变这凄惨的未来。

   都督青州,就是他最好的机会。

   自进入高唐县后,高唐县,已经被袁谭视为自己的地盘。

   接下来是平原国,再到整个青州。

   就是便宜老爹袁绍的手,都休想插进青州半寸。

   趁着群雄争霸的当儿,对内发展内政民生,对外训练军队,掳掠人口。

   待袁绍攻灭公孙瓒后,他们再一起配合,攻灭曹操、孙权、刘表、刘焉等人。

   待到那个时候,便宜老爹袁绍的寿命也差不多快到终点了。

   三弟袁尚若是老实还好,若是不老实,他不介意做大号李世民。

   只不过袁谭并不会像李二那般狠辣罢了。

   高唐县并不大,绕了一圈不过半个时辰的功夫。

   袁谭登上城楼,遥遥的看向远方,只见黄河之水奔腾而去,沃野平原,荒草萋萋。

   “对高唐县的治理,公则你有什么想法?”

   “屯田!”

   郭图拿出了准备半宿的方略。

   昨夜被袁谭拉着谈了上半夜,他激动的下半夜也没睡着。

   此刻虽然有些熊猫眼,但却精神抖擞。

   下半宿苦思冥想出来的方略,就是这个时候用的。

   “青州经两次黄巾之乱后,人烟稀少,残破不堪,遍地都是无主的荒田。

   大公子正好可差人丈量土地,核查人口,打击豪强势力。

   其中大部良田收归军用,可令兵卒屯田,闲时为民,战时为兵。

   小部分良田作为备用,招收流民,免费分发田地和粮食。

   此等民众,他日为我兵源财源也。”

   “好,这是为军之略,在内政方面,公则有什么想法呢!”

   袁谭点头赞赏。

   郭图能力很强,尤其军事方面。

   他不由得有些期待,几天后赶来的郭嘉,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才。

   是否如三国演义那般神算。

   “内政?”

   郭图微微迟疑起来。

   大公子好军略,怎么今日倒问起内政了。

   这方面他并没有好好的做功课,于是只能临时拼凑道:“征辟人才,开州学,兴修水利,鼓励商贾,减免税赋!”

   这个说法其实就是很官方的了,像是一些纲领性的条文。

   郭图的内政能力一般。

   袁谭微微有点失望,虽然他知道自己期待郭图十项全能有点过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