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胡湘云的叹息



阚文卫高兴地对王继圣说:“法庭认定是任国杀了人,然后又嫁祸给钱二能。现在任国被判了死刑,公安机关也撤销了对钱二能的通辑,李姑娘也被免除了刑事责任。文卫幸不辱命!”

   王继圣拱手道:“辛苦阚老师了!大家请进屋,让赵夫人也跟着高兴高兴!”

   李红萍说:“刚才听保姆说,夫人正在书房暗自垂泪,不知道有什么伤心的事,所以我就没有敢进去。”

   阚文卫笑着对王继圣说:“你一走半个月,夫人这是想儿子了!”

   王继圣道:“应该不是这个原因,我经常给她打电话请安问好呢,咱们进去问问就知道了。”

   听见王继圣说话的声音,胡湘云从书房里走了出来,眼睛还是红红的,显然是刚刚哭过。

   王继圣上前拥住了她,轻声问道:“妈咪这是怎么了?是什么事惹得您伤心?”

   胡湘云贴了贴王继圣的脸,“儿子别担心,是妈妈看了一则新闻,心中难受,所以落泪。”

   王继圣问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胡湘云拿出手机,打开一张页面,上面赫然是:三男一女在张家界景区跳崖自杀!

   原来,近日网传在张家界玻璃栈道上发生了集体跳崖事件。

   仲夏时节,阳光下升腾着希望和美好,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暴力与忧伤。

   最让人感到困惑震惊的,当属在张家界天门山景区集体跳崖的那4个年轻人。他们服下毒药,从玻璃栈道上翻越安全护栏,决绝地离开了这个人间。

   三男一女分别来自福建,河北,河南,四川,最小的22岁,最大的33岁。遗书中他们说自己不想活了,无需任何人担责。

   然而,一条条鲜活的生命岂是一句无需担责那么简单,他们留给亲人的是悲痛欲绝,留给社会的是沉重的思考。

   他们全部来自农村,常年在外打工,生活较为艰辛,非常贫穷。

   几年前,网上就出现过相约自杀的微信群,叫作约死群。一群素不相识的人通过网络聚在一起,共同讨论自杀的手段,地点的选择,用自杀成功者的例子,鼓励其他成员向他们学习,自杀失败的人则会与人共同分享失败的经验教训。

   对于那些恰好遭遇困难的人来说,一旦接触了这种自杀游戏,如同鬼迷心窍一般,陷入到万劫不复的境地。

   胡湘云流着泪说:“人生除死无大难!这几个孩子,究竟有什么坎过不去呢?”

   阚文卫叹道:“不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压死骆驼的绝对不是最后一根稻草,让人崩溃的原因也不只有贫穷那么简单,与这4名跳崖的年轻人相比,有的人啥也不缺,头顶着光环,怀揣着金钱,要啥有啥,不也照样人设崩塌了吗?”

   李红萍上前介绍了自己,胡湘云点点头让她坐下,“你的事情天一都给我说了,苦难都过去了,今后你要好好地活着,上天让你来到人世间,不是让你糟蹋自己的,是派你做些有益的事情的。”

   李红萍垂首应道:“红萍记着夫人的话,留着这条性命多做善事!”

   阚文卫又说道:“网上还传有一个消息,说的是山东有一位女子,大学毕业后没有找工作,被父母强制考公务员,连续几年没有考上,接连受到失败打击,最终导致精神分裂,她带来的悲凉与心酸,并不亚于那四个跳崖的年轻人。”

   王继圣道:“人活着需要精气神,这世界需要正能量。然而也必须承认,社会急速转型过程中,每个人的命运和境遇不可抗拒的拉开差距,因而也制造了精神的荒漠。”

   胡湘云擦了擦眼泪说道:“强势的愈加强势,而颓废的更加颓废!这个世界不仅有满城的高楼大厦,满街的豪车飞驰。而且还有许多无助的眼神,绝望的叹息。”

   王继圣说道:“妈咪说得对!别管这些负面能量从何而来,就是客观的存在于社会的每个角落,弥漫在每个人身边,国内有国外都有,过去有现在也有。”

   阚文卫说:“我们不能原谅把自己人生失意当做借口而仇视社会,伤害他人,同时也不能对同类的绝望无助而袖手旁观。逝者已矣,生者当戒,谁都不是救世主,都没有能力让世界完美无缺。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在拯救自己的同时,努力的做点好事,释放些许阳光,给困顿无助的人送去一点温暖。夫人现在从事的就是这个光荣而伟大的事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