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毒蛇出洞



“轰轰轰……”

   “轰轰轰……”

   鬼子报复的炮火来了,步兵冲完后就轮到炮兵轰,国府军的伤亡,大部分来自于鬼子的炮火破片杀伤,这也是八路军为什么很少跟鬼子打阵地战的原因所在。

   国府军在阵地战中伤亡大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不太重视土木作业,挖的战壕都是简单的线型战壕,防炮效果非常差。

   一团在鬼子首轮进攻中几乎没牺牲人,但是在鬼子两轮炮火准备中,伤亡了将近一个营,防守太过机械了;

   阵地上堆了太多的人,也没有挖专门的防炮洞,面对鬼子的炮火蹂躏,只能硬着头皮顶。

   好在晋绥军在防守中还算顽强,而鬼子又都是刚组建的新师团,战斗经验欠缺,各有优缺点,算是菜鸡互啄;

   你来我往,互有伤亡!

   自从泽州方向的五个师被鬼子包围后,盐长官就急成了热锅上的蚂蚁,一天一个电话催促他的玉阶兄出兵。

   “盐长官,鬼子这次不是两个师团,而是三个师团,另外一个就是用来防着八路军出兵相助的;

   鬼子整整一个师团,我军至少要动用一个师才行,这需要大量的粮草、弹药,准备这些东西不是一天两天的事。”

   “玉阶兄,粮草、弹药的事由战区长官部负责,你们只需要集结不少于十个团的兵力,最快需要多长时间,这次你得拉老一把啊!”

   “盐长官,如果补给你们负责的话,最快三天,所以请泽州方向的杨上将一定要守住三天。”

   盐百川一听只需要三天,心情稍微平静了一些,五个师依托艰城,别说守三天,五天也是有信心的!

   想到这里他的心情稍微好了许多,暗道:

   “关键时刻,还是玉阶兄靠谱,蜀中那位根本指望不上,现在指不定在磨刀霍霍,等着晋绥军打光后,他好给老汉我落井下石。”

   “唉,不是个好人啊…”

   还真被盐长官猜中了,晋绥军主力五个师被鬼子包围了事,青衣社泽州站已经报告给某人了。

   某人脸上的笑容一闪而逝,瞬间就恢复正常,然后转头问他的首席智囊杨畅卿先生:

   “先生,百川兄在泽州轻敌冒进,现在五个师被鬼子两个师团包围,可有脱身的妙计?”

   杨畅卿跟某人打了十几年的配合,一个眼神就心领神会,只见他装模作样地想了一下,就差一把羽毛扇了:

   “种裁,有上、中、下三策可供选择”

   某人开始装逼,这个逼是装给小诸葛看的,都是一群军头,就算他想消耗完他结拜兄弟的部队,也不能让小诸葛看出来。

   某人问道:

   “杨先生,何为上策?”

   “突围!鬼子只有两个丙种师团,3万人,而泽州杨上将手上的部队也不低于三万;

   集中优势兵力从西北方向突围,盐长官再派出一个师接应,最终突围而出是没有问题的!”

   某人点了点头,继续问道:

   “何为中策?”

   杨昌卿答道:

   “晋东南是八路军81师陈师长的辖区,以国府的名义,电令81师集中兵力攻击鬼子……”

   小诸葛实在看不下去了,想消耗八路军和晋绥军就直说,这里也没别人,演给谁看呢?

   如果有一天桂系的主力陷入危机中时,估计某人落井下石的功夫更甚于对待盐百川。

   小诸葛也只在心里想想,他也不会为了盐百川去引火烧身,更不会为八路军着想,他就冷眼旁观地看着他们表演,一言不发。

   这就是他为什么只是小诸葛,而不是真诸葛的原因,他缺少了智珠人物的大格局,连唇亡齿寒的道理都看不出来。

   最终某人选择了中策,给八路军总部下了命令,责令81师、129师出兵泽州,救援晋绥军。

   这是让八路军跟鬼子拼命,消耗了谁都是国府渔翁之利,顺便还可以逼鬼子对包围圈内的晋绥军发起攻击;

   消耗晋绥军的实力,对国府来说简直是一举多得。

   秦省,秋林镇,二战区长官部

   为了防止鬼子偷袭,二战区长官部直接撤过了母亲河,将秋林镇的36孔窑洞作为长官部的办公所在;

   在秋林镇周边有一个晋绥军师拱卫长官部,秋林镇上还有一个警卫营,几乎人手一支晋造汤姆逊冲锋枪,盐长官对自己的安全还是很上心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