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让雷飞起来



守备连的编制和人员不变,还是6个步兵排加1个重机枪排,级别升为正连级;

   各连主官如下:

   一连长:李青

   二连长:张宇

   三连长:林晓峰

   四连长:谭 涛

   机炮连:严浩宇(炮排排长赵辉、重机枪排赵大鹏、警卫排李大元)

   守备连:何振华(兼教导队队长)

   骑兵排:马 帅

   “猛虎”:陈小虎(石头)

   营主力1300余人,守备连500余人;

   各村武工队扩编至30人,武工队队长还是兼民兵连连长,民兵连人数不限制。

   旅长支援的200名骨干全部入教导队集训半个月,目的就是让他们熟悉独立营的战术体系,经考核合格后下放到各连担任班排长。

   位置不够就担任副班长,或者到民兵连去代职,在楚雄的计划中,这十几个民兵连未来他都是有大用的。

   由于部队升级,还缺将近300名兵员,从守备连中抽调;

   根据地开始第二轮征兵,这次征兵总名额还是500人。

   新兵征集完成后,送到老营教导队训练三个月,然后补充到守备连,填补守备连被抽调的兵员。

   这样可以保证主力连每一名战士,都是经过几个月以上系统训练的,新兵不再直接入主力连。

   由于这次缴获了一个大队的装备,根据地部队全部换装成倭械,包括民兵连。

   原来几百支国械全部更换下来,存放在老营内,性能最好的中正式步枪全部改装成狙击步枪,短缺的瞄准镜花高价到黑市去淘,这一项工作由幽灵负责。

   81毫米迫击炮弹经过几次战斗,已经快消耗完了,还剩50多枚炮弹,勉强够使用一次,这个不好补充。

   根据地的条件想弄出迫击炮来是不可能,特别是炮弹,金贵的很,打一发少一发,黑市也不好淘到。

   部队又不能没有重武器,楚雄作为一名穿越者总是要有所作为的。

   高科技玩不转,黑科技还是能搞出一些来的。

   楚雄思前想后觉得最适合搞出来的黑科技就是飞雷炮,它还有一个拉风的名字“没良心炮”。

   搞这个炮的优点就是门槛不高,易于研制出来且杀伤力大;

   缺点就是射程短,稳定性差,准头低。

   当然这几个缺点也是可以克服的,解决关键材料和气密性问题,射程自然就提高了。

   为此,楚雄在根据地专门成立了一家兵工厂,兵工厂就设在老营。

   首先在根据地挑一些懂一点军工方面的人跟着他一起搞飞雷炮,前期就是主攻飞雷炮这一个项目。

   飞雷炮的原理楚雄是知道的,前世的时候在淮海战役纪念馆参观过实物,它其实就是一个炸药包抛射器,没有太多的科技含量,很容易搞出来。

   它主要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个,炮筒,这个是决定飞雷炮射程和精度的关键材料,现代火炮为什么射程远?

   核心就在炮管,高精度的无缝特种钢管是制造火炮的核心材料,炮管的材质不过关很容易炸膛。

   飞雷炮就地取材,用的是废弃的汽油桶,这个属于民用材料,只要有钱,很容易搞到。

   为了减少汽油桶发生炸膛的概率,后世在汽油桶上加上了几道钢箍。

   用一块隔离板将汽油桶隔成两段,底座是发射药,上面是要抛出的炸药包。

   点燃发射药,发射药在底座密闭空间内高速燃烧产生巨大的动能,将点燃导火索的炸药包抛射出去并爆炸,杀伤敌有生目标,甚至可以炸毁坦克和坚固的碉堡,是最早治疗火力不足恐惧症的良方!

   发射药用的是黑火药,如果能搞到黄色火药那效果会更好。

   炸药包更没有什么技术难度,几百年前的工匠就会弄了。

   黄色火药和雷管花钱很容易买到,炸药包自己制作就行,为了增加炸药包的杀伤力,可以在里面加入生锈的铁片、铁钉、玻璃渣子、陶瓷渣子等不规则利器,甚至可以加入辣椒面。

   楚雄为了增加炮筒的密闭性,提高射程,炸药包采用的是标准化生产,汽油桶内壁经过打磨抛光处理,炸药包绑成圆盘形,每个炸药包的重量都是8公斤,内装高爆黄色火药5公斤。

   为了进一步增加精度,他还在炮筒上焊了一个简易的物理瞄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