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小镇变化(1)



137联队主力还在正面战场作战,不可能临时改变战略方向,一个小镇根本入不了联队长的法眼。

   吉田一个中队,也不敢跑到柳镇去为谷口大队长阁下报仇。

   开玩笑呢

   谷口带着大队主力都全军覆没了,他还没狂妄到认为自己一个中队比大队主力更牛!

   “八嘎,中田愧对帝国勇士的荣耀,被安平城的花姑娘磨平斗志了!”

   吉田大尉也只能在心里骂骂中田,中田的军衔和职务都是比他高,不骂他就不错了。

   见中田没有出兵相助的意思,也只能气乎乎的离开了。

   他还得想办法,大队长阁下玉碎,皇军严苛的军纪不会允许他一直待在城中无所作为的。

   损失了两个中队,总是要有人负责,到时候背锅的就只能是他了!

   最好的结果就是退役回家,差一点甚至要上军事法庭,这些都不是他能接受的。

   到底去哪能搬来援兵呢?

   吉田大尉陷入了深思中……

   鬼子的暂时消停,意味着柳镇老百姓的安宁日子继续,这就是所谓的此消彼长。

   夏收完后,交完五成的租子,家家户户都有了一些余粮,柳镇的集市也变得热闹起来。

   各村的大姑娘小媳妇,开始在心里盘算着到布店扯上二尺花布,给自己添上一件好看的衣裳!

   女人嘛,只要肚子里有了粮食,就不会忘了打扮自己。

   而对于女人的这种要求,汉子们一般都会支持的,谁不愿看到自己的堂客或者女儿漂漂亮亮的!

   没有钱?

   卖粮食啊!

   高家村

   由于今年八路军将高财主给法办了,土地和房屋全部分给了无地的农民,收了粮只需要上交给八路一成的税粮,其他的都归农户所有。

   高家村的日子是周围十几个村庄过的最好的,家家户户的粮食都堆的满满的。

   高大栓一家七口,四代同堂,上有老,下有小,这样的日子是最难过的。

   吃饭的人多,干活的人少,全靠高大栓两夫妻下死力。

   之前租种了高万和家6亩地,小两口一年从年初忙到年尾,披星星戴月亮,几乎是扑在了地里侍弄这6亩地,但从来就没有吃过一顿饱饭。

   每年年关一家人都要出去躲债,在老林子里风餐露宿,忍肌挨冻的挨过年关。

   高家那群要债的狗腿子牵着狼狗到处找人,年关难过啊!

   今年好了,八路军来了,高家那群狗腿子连同黑心的高扒皮都被镇压了。

   他们家租种的那6亩地,全部分给了他们,还分给了他们两间土屋。

   幸福来的太突然了!

   本来要交八成租子的,现在只需要上交一成给政府,其他九成都成自己的了。

   难得的是今年的光景也比往年好,风调雨顺,还没闹虫害,一亩地至少多收了七八斗粮食,交完公粮,还剩下二十担金灿灿的麦子!

   收完麦子又种下去一茬土豆,到了冬天,少说也得收获十几担土豆,到时候卖了,再盖一间房子!

   娃大了,老是跟大人住一间屋不方便!

   “栓子,走啦!再晚铺子里的花布都被人挑完了!”

   “狗儿他娘,麦子还没装好呢,多卖一点给咱奶、咱娘也扯一件!”

   “好,都买!都买!

   给爹、给狗儿、小花也都扯上一件新衣!”

   “一担粮不够就卖两担!”

   一向省吃俭用的狗儿他娘终于豪气起来了,但有人就不干了。

   过惯了苦日子的栓子他娘,一听置办几件衣服就要卖两担粮,心疼起粮食来了,连忙从里屋出来阻止道:

   “狗儿他娘,你们后生置办一件新衣就行,给你奶也置一件,我一老婆子就不用了,我又不出门,这件衣服缝缝补补还能对付两年!”

   “娘,你这衣服还是嫁人的时候从娘家带过来的,几十年了,烂的已经见不了人了!

   今年粮食多,都把新衣置办上!

   俺现在在妇救会帮忙呢,俺娘要穿这么破,你让别人怎么看俺?”

   栓子他娘一听儿媳妇都这样讲了,就不敢再多说了,儿媳妇给公家办事,要脸咧!

   栓子足足装了4袋麦子,得有两担多了,用从高家分得的大车装着。

   “狗儿他娘,粮装好了,叫上狗儿赶集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