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送葬-第5/7页



    “福寿店的!”道长一听是半个同行,立马就不各气了“这村里照顾逝者的活有我们这忙就足够了,就不劳烦你们福寿店来操心了。”

    正在门外偷听的归鸿一惊“好家伙,这年头人人长寿,死人生意本来就不好作。在村里本来就有和尚神棍抢生意,现在又来一个福寿店,是真不让人过日子了呗。”

    “不不不,这位道长您误会了,我们怎么赶和您抢生意呢”那人指了指怀里的罐子说“我来这儿是为了送这位客人回乡。”

    道长看了眼罐子,全明白了,看来又是一个出门的人客死他乡,可最近也没听村里有传闻啊。

    “我们村的人?最近也没听说出过啥事啊,你说他叫啥,我让我徒弟领你上他家去。”

    “哦,这个我知道,他姓胡,他朋友好像都叫他大胡子。”

    “什么,姓胡的小子?”道长吓了一跳“前几天还听说他快回来了,这是出了什么事儿。”

    “说是在坐火车的时候遇上了歹徒劫车,被流弹给…”那人说“他在城里的同事和朋友委托我们操办了后事,因为不知道他家里人的联系方式,好在他带的徒弟知道他老家在这儿,于是我老板就让我来这儿送客人回家。”

    “哎,年纪轻轻的怎么说走就走了。”道长叹了口气儿。大胡子是个孤儿,是在猎人老枪杆儿年轻的时候从山上捡来的,所以和他一个姓。童年全靠村里人接济,吃百家饭长大。因为在进城念书前一直住在道观里,和道长感情很深。

    “哎,回来确实是回来了,没想到是以这种方式啊…”

    随着闪电在一次划破天空,震耳欲聋的雷声也冲进了人的耳膜。

    正在河边防汛的村民们不由得加快了手中干活的速度,好像怕被雷劈了似的。

    防汛工作以经开始了好几个时辰了,疏通河道,加固河堤,开阀放水。该作的都作了,可水位一点都没降。村防卫队长联系了上面的人,没想到不止涌泉村,临进的几个村包括镇上都发了大水,上面派来的救灾队也分身乏术。

    村长顶着大雨在村民们中间指挥着工作,头发和胡子被汗水和雨水打的有些凌乱。他心里明白,现在最好的办法就是让那些承包商们打开他们建的大坝。可那些人好像觉得发洪水也淹不到他们似的怎么说也不听。这怎么办呢,那可是私人建筑,总不能炸了吧。

    防汛的村民中有不少人在干活的间隙中向伏龙山双手合十。一些上了年纪的村民们也说,现在会变成这样,一定是龙神发怒了。

    “要我说,一定是因为那些什么狗屁承包商干的缺德事。”一村民说“我们上山找他们去,跟他们把事儿说清楚了,他们在历害还感得罪龙神么。”

    “可拉倒吧你,那些都是村里的年轻人,都是不敬神明忘祖先的。”又一村民说“还记得老五儿子不,就那个考进首都大学的,说我们都是迷信,带着一群人又上庙里闹,又上观里闹的。说不弃了这些我们村永远都是穷酸地方,他还想砸真人留下的石碑,听说他家黄仙的牌位都给他丟水沟里了。”

    “啥,黄仙可是和真人一起来的仙家,还是全村的保家仙,他还真敢啊。”

    “可不是么,还说我们村是穷酸地方,在穷酸也是他老家啊,有些人可是连个穷酸的老家都没了。”

    “你说老五这么好一个人怎么就生出这样一个儿子?”

    “年轻人不都这样么,也不知道是变聪明了还是变傻了。”

    “傻了,绝对是傻了。”扛着沙袋路过的吴爸说“上回我去学校开家长会,小刘老师就说过这个问题,我觉得很有道理。他说,检验一个人智力是否上乘,就看他的头脑能否同时容纳两种相反的观点,并且无碍于处世。不能因为在物质研究上取得的重大进步而认为除此之处一切都是虚假的。世界包罗万象,我们所知道的东西还太渺小,多点敬畏也没有坏处。现在还有很多人在研究所谓主流之外的东西。我们祖先们留下的有糟粕,也有精华。如果有人只知咬着糟粕不放而不去发现精华,不是傻是什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