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新皇帝开始清算了



在后世,张士勋总爱抱怨学校的会多,大会小会不断。

   他现在才体会到,要想管理好这么多人,不开会真不行。

   农民自由散漫惯了,不容易统一管理。

   要想把他们组织起来,黏合在一起,需要费很大的力气。

   最近一段时间,他天天召集保长们开会,事无巨细都要反复交代,最主要的是给他们洗脑,统一认识、统一思想。

   重中之重是练兵。

   为了避免引起朝廷的注意,张士勋把它称为集训。

   他特地联系韩世忠,让他从第一军中挑选十多个士兵过来帮忙。

   距春播只有一个多月时间,必须趁着这段时间完成初步的集训。

   七个村的青壮总共八百多人,经过初步筛选,张士勋在其中选出五百人参加集训。

   另外,他又从李谋略那里抽调了三百人过来参加培训。

   这些人说白了就是响马,更加难以管理。

   所有人都安排到张小庄空余的房间里,这里的空房间早就规划好了,完全是按照后世军营的规制建造的。

   集训开始后,一边集训,一边给他们灌输保家卫国的理念。

   枯燥的训练开始了。

   早上五公里越野,这是公共科目,全员都要参加。

   白天站姿和队列。

   晚上也不能闲着,一个时辰的扫盲时间。

   这对于自由散漫惯了的农夫来说,那是无比地煎熬,甚至比杀了他们都难受。

   不同于第一军时的训练,这次,张士勋是拿着马鞭训练这些农民们的。

   遇到叫苦、偷懒、耍滑的,一鞭子就抽过去。

   屡教不改的,直接关禁闭。

   有人吃不了这个苦,偷偷溜走了,张士勋二话不说,没收了他家的土地,并且把他从村子里赶出去。

   杀鸡儆猴。

   虽然老套,却百试不爽。

   其他人见了,老实多了,再没有人以身试法。

   当然,张士勋并不是一味地严厉,而是恩威并施。

   一日三餐都是免费的,只要你不怕撑着,尽管放开肚皮吃。

   张士勋现在不缺粮食。

   金兵入侵前已经收购了不少粮食,金兵入侵后,他又把牟驼冈的豆料全部弄到手了。

   所谓的豆料,就是黑豆。

   这玩意儿在后世可是好东西,蛋白质含量高,含有多种微量元素,纯粹的健康食品。

   为了避免太过枯燥,每隔三天,张士勋就给他们放一次电影,内容包罗万象,有古代战争、有武侠的、有玄幻的。

   士兵们把电影称之为“天书”,这是他们最喜欢的。

   一个多月的时间过去了,集训告一段落。

   不能耽误春耕,张士勋从这些人当中挑选出一百人留下来,其余的人回家耕种。

   留下来的这一百人,张士勋交给黑无常来训练。

   完全是按照后世特种部队训练。

   他自己也加入到训练之中。

   又是一个月过去了,一百人中,只剩下三十多人。

   很严酷。

   能够坚持到最后的都是精英中的精英。

   令人欣慰的是,其中就有岳翻。

   张士勋笃信,由于自己的出现,即便岳翻再遇到杨再兴,也不会死在他手上了。

   …………

   太上皇宋徽宗一行到镇江后,故态复萌,又开始了奢靡享乐的帝王生活,并揽权乱政。

   江浙等地的地方官员为求加官晋爵,纷纷搜刮民财,滥用民力,征敛无度,把江浙一带搞得乌烟瘴气。

   此时的京城,到处传播着太上皇将要复辟的流言。

   皇帝赵桓对于太上皇一行的揽权乱政十分头疼,担心内忧甚于外患,东南之地恐非朝廷所有,所以也采取了一些措施,严密监视太上皇一行的动静,严令各地官员拒绝执行太上皇的乱命。

   与此同时,赵桓派人去江南劝说太上皇回京。

   经过反复劝说,太上皇终于开启了回銮京师之旅,但其回銮之行并不顺利。

   赵佶到了南京应天府就不走了,提出他要去亳州太清宫烧香,然后去西京洛阳“治兵”,以防范金军再来。

   赵桓当然不能答应,于是就派李刚过去劝说。

   为消除宋徽宗、宋钦宗父子之间的矛盾,李纲尽力为宋钦宗解释,终于劝说太上皇宋徽宗同意返回京师。

   赵佶回到开封后,深居龙德宫,但宋金战事令他十分不安,他仍想着到西京洛阳“治兵”,为此,他偷偷派人出宫找到张士勋,问他愿不愿意随太上皇去洛阳练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