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章 吃定你了
金军大举入侵的消息传到京城,朝廷上下顿时乱成了一锅粥。
童贯丢下军队,从太原逃回京城。
皇帝赵佶吓抽抽了,用现代医学解释就是中风了。
他醒来后首先想到的不是组织宋军抵抗,而是想着逃跑。
当然,在逃跑之前,还是要安排一下的。
他第一时间命皇太子赵桓任开封牧。
算盘打得很精,皇帝他还当着,留下太子赵桓在开封守城,名之曰“监国”,说白了就是让太子当替死鬼。
太子也不傻,死活不从,据说还哭晕过几次。
太常少卿李刚入宫谏道:“陛下,你想离开京城,让太子监国是不行的,为社稷计,只有内禅。”
赵佶思虑再三,同意了李刚的建议。
当天晚上,直接命人把皇太子赵桓架到宫中,御袍往身上一裹,这个皇帝你不当也得当。
赵桓俯伏在地,哭得鼻子一把泪一把,坚决不同意当这个皇帝,最后两眼一翻,哭晕过去。
赵佶没办法,把赵桓的东宫官耿南仲召进宫,让他劝说赵桓。
到了第二日,赵桓还是不从。
不过,胳膊拧不过大腿,他最后还是屈服了。
赵桓头一次在拱殿召见宰执、百官之时,“日有五色,挟珥赤黄色,有重日相摩荡久之。”
赵桓登基后,尊道君皇帝赵佶为太上皇帝,并大赦天下。
元月一日,改元靖康。
这段时间,张士勋除了去城里看望一次丁都赛和李师师,其余时间都在忙着加固自己的庄子。
这一日,张士勋围着庄子巡视一圈,刚要回去,就见远处几人骑着马朝张小庄疾驰而来,等离得近了,认出为首的是高衙内。
高衙内老远就喊:“哥哥,你好逍遥自在啊。”
张士勋略感诧异,“衙内,你这个都虞候,为什么没有随第一军去南方?”
高衙内勒住马,嬉皮笑脸道:“我三天前已经不是第一军的都虞候了。”
“辞官了?”
“我调到兵部,弄了份闲差,嘿嘿!”
“不用问,肯定是高太尉不想让你离开京师,所以就火速把你从第一军调出来,是不是?”
“哥哥猜的没错。”高衙内从马上下来,把马缰交给随行的高五。
张士勋摆一下头:“走吧,去庄内说吧。”
带着高衙内回到自己的宅子,高衙内在院子转了一圈,羡慕地说道:“哥哥,你这宅院建得不错,回头也帮我建一个呗。”
张士勋不接他的话茬,反问道:“眼看金兵就要兵临城下了,你不老实在城里待着,来我这里干什么?”
“城里不安全,我带着家小投奔哥哥来了……噢!我的三个浑家在后面呢,她们坐轿子,走得慢,我先来了。”
“什么?”张士勋吃一惊,“衙内,你不是和我开玩笑吧?”
“没开玩笑,我真的投奔你来了。”
“滚蛋!”张士勋顿时恼了,“我这里庙小,容不下你这尊大神……衙内,你趁早打消这个念头,哪儿来的回哪里去。”
“别!”高衙内又是打躬、又是作揖,赔着笑道:“我这人不讲究,你随便给我找两间茅草房就行,等躲过这场兵灾,你不用赶我,我自己就滚蛋。”
张士勋耐着性子劝道:“我这里没有空余的茅草房给你住,衙内,你还是回城里去吧……放心,这次金兵即便打到京城,也有惊无险,不会破城。”
高衙内“我不回去,打死也不回去。”
张士勋脸一沉,“我这里空房子,只剩下狗窝了。”
“狗窝也行,我说过了,不讲究。”
靠!
遇到这种赖皮脸,张士勋拿他一点办法也没有。
没有空房是假的,他这次重修张小庄,把原来的庄子足足扩大了两倍有余,村西让原来的村民居住,村东准备备用,特意加盖了几十间房子,如今都空着。
高衙内的家眷到了,足足十几辆骡车。
除了高衙内的三个浑家,后面还跟着二十多个人,有丫鬟、厨娘、小厮、保镖……
张士勋看着一大拨人,对高衙内道:“看这阵仗,你打算在这里长居久安了。”
“嘿嘿!我爹临行前特意交代,让我以后跟紧你。”
“为什么?”
“我爹爹说,你是天上星宿下凡,只要跟着你,无论遇到多大的事情,都能逢凶化吉,遇难成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