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章 一石二鸟之计



赵佶又问了何蓟和韩世忠的战斗经过。

   高衙内又把他俩的战斗经过说了一遍。

   高衙内口沫横飞,说得精彩纷呈,韩世忠是如何不间断出击,使得透手滑疲于奔命;何蓟又是如何摆下拒马阵,阻敌于七里岗,如何与韩世忠合兵一处,把透手滑围而歼之的。

   赵佶听得十分过瘾。

   众大臣听得也十分过瘾。

   高俅讶异地看着自己的儿子,这孩子从小说话都不着调,什么时候口齿变得这么伶俐了?

   他不知道的是,儿子的这一套说辞,全是张士勋教的。

   这时候,王黼突然问了一句:“高承宗,你们在战场上与透手滑打仗的时候,张士勋在哪里?”

   这一句话出口,所有人都是一怔。

   对啊,第一军将士跟透手滑打得热火朝天,做为一军之主的张士勋,他人呢?

   “军主他……”

   提起张士勋,高衙内显得有点尴尬。

   “快说!张士勋跑到了哪里?”赵佶催促。

   “军主哪里也没有去,他就坐在营内军帐之中,喝喝茶,弹弹琴。”

   众人面面相觑。

   赵佶的脸也阴沉下来,冷哼一声道:“手下人在外厮杀拼命,他却坐在军营内干这些?”

   “是的,军主说……”

   “他说什么?”

   高衙内迟疑一下才道:“军主说,这叫做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几十里外。”

   “这……”赵佶瞠目结舌。

   王黼则兴奋起来,高声道:“满口胡言!他这是贪生怕死,畏战!”

   赵佶阴着脸,正要说话,却瞥眼看到童贯紧皱眉头,正在沉思,于是问道:“童贯,张士勋所作所为,你怎么看?”

   皇帝动问,童贯不敢不答,“官家,高承宗带着兵士,大张旗鼓地赶去程寨;何蓟悄无声息地前往七里岗埋伏,以及韩世忠的骑兵不间断地扰敌,如果没有张士勋指挥,他们敢擅自行动吗?”

   一句话就把赵佶问住了。

   是啊,如果没有人在后面指挥,三个人不可能配合得这般天衣无缝的。

   王黼满脸尴尬。

   高衙内暗自得意,这一套说辞,就是给王黼挖的坑,张士勋算准他会往里面跳。

   赵佶瞪王黼一眼,“你不懂军事,还是不要胡乱插言了。”

   这句话说得很重。

   王黼是少宰,除了蔡京,就是他的官职大了,现在蔡京不上朝,他就是首辅,无论军事民事,他都有权利参与。

   现在,官家却不让他胡乱插言。

   这意味着什么?

   在场的人都知道,王黼失宠了。

   赵佶目视高衙内,和颜悦色地道:“高承宗,你这次立了功,回头会有奖赏的,先下去吧。”

   高衙内咧着嘴笑道:“多谢皇上,卑职甲胄在身,不宜行礼,俺给你行个军礼吧。”

   说完,脚跟一并,举起右手,行了个军礼。

   众人看了,哭笑不得。

   大宋的军礼可不是这样的,这大概是张士勋推行的军礼。

   不过,这种奇怪的军礼,看上去挺精神的。

   高衙内行完军礼,还和爹爹打个招呼:“爹爹,我先回家了。”

   说完,转身就走出大殿。

   高俅赶忙向皇帝解释:“官家,犬子从小顽劣,不懂礼法,还请官家他轻狂。”

   赵佶摆摆手,笑道:“是朕召唤的急,阁门使来不及教他礼仪……承宗天真烂漫,做个小武官尚无问题,以后官职高了,礼仪还是要守的。”

   高俅从官家的话里,听出了弦外之音,这是要升儿子的官啊。

   他暗自按捺心中的惊喜,躬身道:“官家说的是,微臣会好好教导他的。”

   赵佶在龙椅上做了半天,有些累了,道:“今日就到这里吧。”

   王黼却道:“官家,微臣还有事要奏。”

   赵佶皱皱眉,“你还有何事要奏?”

   “透手滑虽然被剿灭,杨天王却纠集两千部众,于昨晚逃离尉氏,今日凌晨流窜至雍丘一带。”说着,拿出一份奏折,“这是雍丘县令递上来的折子,他们已经关闭了四门,正召集乡勇、厢军守卫县城。”

   梁师成把奏折接过来。

   赵佶看完折子,沉吟一阵,抬头问道:“王黼,杨天王这是要往哪里逃?”

   “他绝对不敢往淮南东路逃,那里临海,回旋余地也太小,逃到那里,只有死路一条。所以,他应该逃往河北路、山东路或者山东西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