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滚滚长江东逝水



等他们笑得差不多了,张士勋双手抱拳,道:“今日乃除夕之夜,各位能来莲花棚,乃是丁家班子的荣幸,来的都是客,客人的要求岂有不答应之理?”

   “好!”台下一片欢呼声。

   “既然大家喜欢听我唱的曲子,我就勉为其难,再给大家唱一曲吧……先说好,唱完这个谁要是再要我唱,我真的打你!”

   “哈哈!好!”

   台下哄然大笑。

   “刚才唱的那首曲子,不合韵律,只是随便唱一唱,这次唱一首《临江仙》,能登大雅之堂的。”

   “好!”

   看台上的赵佶脸已经白了,喃喃道:“果然!果然!”

   李师师忙问:“官家,果然什么?”

   “我在这边刚说他曲不合音律,难登大雅之堂,他那边已然知晓,果然与神仙有渊源。”

   赵佶掏出手帕,擦一擦脸,其实他脸上什么都没有,只是用来掩饰自己的不安。

   李师师道:“官家,这可能是巧合罢了。张士勋说过,他不是神仙。”

   “他也亲口对我说过不是神仙,可是,我总觉得他说的不尽不实。”

   李师师很认真地说:“张士勋这人很实诚,不说瞎话的。”

   “可是,眼见为实,他有天书,还能召唤天雷,都是我亲眼见到的。”赵佶每当想到这些,心里就惴惴不安。

   皇帝受命于天,天为其父,地为其母,现在凭空多出一个不承认自己是神仙的仙人,叫他这个皇帝如何自处?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这首《临江仙》是明朝人杨慎所作,词曲慷慨悲壮,令人听来荡气回肠,心头涌起万分感慨。

   历史兴衰、人生沉浮都会像长江水一样滚滚流逝, 令人感叹。

   最后一句“都付笑谈中”体现出一种旷达的胸怀,从成败得失之间感悟到人生哲理。

   张士勋虽然嗓音还算不错,却没有原唱杨大师那种浑厚饱满的男低音,演唱的效果自然大打折扣。

   即便如此,仍然赢得了满堂喝彩,至于能有多少人从这首曲中领悟到什么,那就不得而知了。

   赵佶似乎从词中感悟到了什么,叹息一声,喃喃地道:“惯看秋月春风……我就是看惯了秋月春风之人啊,可我还是没看够,更不能都付笑谈中。”

   李师师也有自己的感悟:“人生在世,无论穷也好,达也罢,到最后都会化作一缕青烟,与其那样, 不如远离尘嚣,寄情于山水,与秋月春风为伴。”

   两人各说各话,一点都不搭调。

   “你要远离尘嚣,我可不答应,想寄情于山水, 可以去良艮,那里有秋月也有春风。”

   李师师淡淡地说:“艮岳只是一个大些的鸟笼而已,不是真正的山水。”

   她其实还想说艮岳是民脂民膏堆积起来的,话到嘴边又咽回去。

   没必要!

   赵佶如何听不懂她话里的意思,忙道:“师师娘子,我对你百般宠爱的,此心天日可表。”

   李师师淡淡道:“既然官家宠爱我,便把我娶进宫里吧,奴家的要求不高,给个妃子的名位就行。”她心里知道,眼前这位官家是无论如何不会把她娶

   进宫的。

   赵佶从她的笑容里,看到一丝讥讽的意味,便急忙解释:“我当然很想把你娶进宫里,可是,大臣们不会答应的,于礼不符。”

   “是么?你私下出宫,与奴家一起听曲,难道于礼相符了?”

   “这……”赵佶张口结舌,面红耳赤。

   “官家,你是天下第一人,而奴身份卑微,你我之间隔着一条不可逾越的大河,您就……”李师师话没说完,就听帘外有人禀道:“官家,大傩仪快要开始了,您该回宫了。”

   所谓的大傩仪,是皇家驱祟的一种仪式,每年除夕都要进行,作为皇宫主人,赵佶必须在场。

   “嗯!是该回宫了。”赵佶站起身,问李师师:“要不要我派人送你回去?”

   “不用了,我一会和丁妹妹一起回去。”李师师站起身送他。

   “好吧。”赵佶说完,一掀帘子就出了看台。

   李师师独自站在看台发怔了一会,凄然一笑,自言自语道:“你眼中的‘春月秋风’与我眼中的‘春月秋风’,大不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