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改革(2)-第3/5页



        归根结底,还是“三冗”的顽疾,以及多年战争,把国家给打穷了。

        “薛卿,真卿,明年才是换界,你们先做好准备,新会子的质量一定要保证,设定律法,革除伪币,为明年的换界做准备。”

        赵竑也是眉头紧锁,沉吟着说了出来。

        宋朝纸币会子有“换界”制度。会子的使用期限是三年,称之“一界”。到期之后,要到官府去,用旧纸币换成新纸币。换取的时候,官吏会先验看一次,称为“外场”;进去之后,再验看一次,称为“内场”。两次确认真币才会换新纸币。

        众臣领旨,但都是愁眉不展。

        要想革除纸币泛滥,谈何容易?

        皇帝这第三把火,恐怕不太容易熊熊燃烧。

        “诸卿,江南东路推行新政,你们觉得,谁可接任江南东路安抚制置使,谁可任总领一职?”

        既然选择江南东路为推行新政的首选,当然要派遣干吏,以保证新政的推行。

        几个大臣互看了一眼,都是沉默不语。

        江南东路要行新政,不用问也是土地兼并、吏治**这些破事。谁去了江南东路,谁就要冒天下之大不韪,成为众矢之的。

        几人思来想去,都是觉得好像没有人能胜任。

        当然,他们自己绝对不会毛遂自荐。

        “几位卿家,你们觉得,绍兴府知府汪纲如何?”

        赵竑不再犹豫,径直做了决断。

        新人新作风。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在绍兴会稽和此君打过交道,觉得有些才干。

        “陛下圣明。汪纲此人多闻博记,官声斐然,可堪此任。”

        果然,四人目光一对,薛极立刻上奏。

        “陛下,汪纲可堪此任,臣附议!”

        “臣附议!”

        其他几人一起表态。

        “既然卿等没有异议,此事就这样定了。”

        赵竑点了点头,接着说道:

        “大理寺的胡梦昱,忠正廉洁,履历丰富,敢于任事,可为江宁总领。不知诸卿以为如何?”

        “胡评事乃朝中俊彦,可堪此任。”

        真德秀首先开口。他和胡梦昱交情匪浅,胡梦昱勇于担当,清正廉明,实为朝廷干吏。

        皇帝的眼光不错!

        “陛下圣明!”

        薛极也跟着奏道。

        毫不相干的胡梦昱,实在没有得罪皇帝的必要。

        大理寺的胡梦昱任为江宁总领,更没有人掣肘。这块烫手的山芋,得罪人的差事,只要不是自己就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