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寿宴-第2/4页



        “孤多谢陛下!”

        赵竑举起酒杯,心头忽然浮现出这么一句话来。

        “张相公,大金皇帝寿诞,怎么没请西夏?在下有些受宠若惊啊!”

        赵竑饮完酒,向旁边的张天纲低声笑道。

        “殿下,老臣也是不知。也许和先帝葬礼有关,又或者是因为殿下声明太盛,陛下好奇,想见殿下一面。殿下不知道,殿下的书在开封城大卖,士民趋之若鹜,一时洛阳纸贵啊!”

        张天纲的解释,让赵竑目瞪口呆。

        他的书,什么时候都流传到了金国?

        这些书要是被蒙古人得到,会不会对大宋有所警惕?

        不过,成吉思汗窝阔台们斗大的汉字不识一筐,漠北万里之遥,应该不会这么快。

        “殿下,听闻你文采风流,何不吟诗一首,为我大金天子祝寿?”

        赵竑心事重重,相貌威严、不露自威的平章政事完颜赛不,忽然对他开口。

        这位金朝的宗室重臣,沉稳多谋,是新帝完颜守绪的心腹。

        “殿下,你就吟上一首,好让我等也见识一下大宋士子的风采。”

        完颜守绪的另外一个宠臣,参知政事李蹊跟着说道。

        金主生日,大宋太子亲自来寿,给足了金国面子。

        今天正好检验一下这位太子的成色。

        赵竑看了看身旁的张天纲,对方微笑点头,满脸的厚道。

        看来,完颜赛不和李蹊,并不是刻意为之。

        “大金皇帝,诸位,那在下就勉为其难了。”

        赵竑微微沉吟,端起杯来,一饮而尽。

        称“臣”似乎不妥,“孤”太过生硬,还是以“在下”最好。

        “大金皇帝,我祝你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翁。年年有今日,岁岁有今朝。”

        后世场合上的这些话,放在这个时代,仍然有用。

        “殿下,多谢了。”

        果然,完颜守绪圆脸上都是笑意,举起酒杯示意了一下。

        这些南人,祝个寿都弄的文文皱皱,听起来挺舒服,怪不得打仗不行。

        “殿下,你写的《鞑靼策》一书,当真是精辟。以你看来,鞑靼西征,情形如何?”

        完颜守绪心忧国事,三句话不离蒙古。

        殿中群臣的目光,也都投在了赵竑身上。

        “陛下、各位,鞑靼大军攻城略地,战无不胜,西征自然是大胜,不会伤筋动骨。陛下、各位,鞑靼大军结束西征,必会先征夏国,剪去金国之羽翼,再行侵金。还是要未雨绸缪,做好应对之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