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清明(1)



        “莫把青青都折尽,明朝更有出城人。“

        宋朝的清明节,前三日为寒食节,两个小寒食日,中间夹一个大寒食日。寒食禁火三天,厨房禁火,故人们在节前就要准备好过节的食品,谓之“炊熟”,也称“禁烟节”。

        寒食节,赵竑并没有外出,而是在府中,循规蹈矩,杜绝不必要的外出。

        清明节前五日,朝廷已经派遣官员、宦官和宫人,率领大队车马去了绍兴祭拜南宋诸座皇陵,而皇帝则是去城中的太庙祭献。

        也许是资历不够,也许是大宋官家赵扩修道养气,喜欢清静,反正这一切,都和赵竑没有关系,

        插柳、扫墓、踏春、游西湖等等,这些事情,也和赵竑没一点关系。

        正是清晨时分,赵竑也难得地休息几天。

        铸造火器,他一个人分身乏术,只有拉着田义。就像这清明节,田义估计还在会稽山“钻研”。而他,终于能做些事情。

        在书房中看书,顺手写下几句诗词,唤醒一下记忆,以遣寂寞。

        “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

        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

        个中孤独寂寞滋味,如同自己的处境。

        “契阔死生君莫问,行云流水一孤僧。

        无端狂笑无端哭,纵有欢肠已似冰。”

        这都写的什么?

        赵竑自嘲地一笑,放下笔来。

        也幸亏他练过毛笔字,不至于在这个时代献丑。

        “殿下,你以前可是极少写诗啊!”

        徐姬桌旁感叹的一句,吓了赵竑一跳。

        “你怎么无声无息的,吓死我了!”

        “门开着,我就进来了。殿下太入神,是以没听到。”

        徐姬看了看桌上的诗词,看着赵竑,眼神复杂。

        “小报上说殿下要出书,这些就是殿下写的吗?”

        “闲着没事,总得做点什么。”

        赵竑点点头,同意也有些唏嘘。

        “你这是要出去吗?”

        徐姬身材高挑修长,面容洁白妖艳,风姿动人,女人味十足。她手里的篮子里,似乎有香烛纸钱酒肉等物。

        卿本佳人,奈何为贼?

        二人有了鱼水之欢,也让赵竑的心软了许多。

        他是真不愿意相信,身边的女人是“卧底”。

        红尘俗世,人心叵测,活着都不容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