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中州大旱-第2/3页



   “姑娘可还要些点心?”

   清月一愣,“你没走啊?”

   “我刚来,不知道该干些什么消磨时间,问了管家,管家说我只管伺候姑娘。”小秋也无奈了,这院子很大,可是也很干净,打扫用不着她,做饭有厨娘也用不着她,至于针线活,她也并不拿手,既便是拿手也没有针线可以做啊!

   隔着门,清月笑了。“既然这样,那陪我说说话吧。听你的口音,不是京城人罢!”清月后退几步,开始在房间中洒烈酒。

   “不是的,我是从小在中州长大的。”

   “那为何来了这里?”中州?这不是赵渊的封地吗?

   “许是夫人不知道,中州这两年大旱,早已经颗粒无收,但是晋王爷却未曾开仓放粮。我爹为了能让我娘和我活下去,将粮食都给我娘和我,出去弄些吃的的时候,再也没回来。家里没了男人,就弃了土地当了流民,一路到了这里,就卖身为奴了。”

   “那你到了这里,你娘呢?”清月骂道,这个赵渊,能不能干点人事,食邑三万户就是让他来干这个的?

   小秋有些难过,“我娘会种地,被一户田庄给买了去,我不会就只能去当丫鬟。”

   赵渊这都办的什么事啊,这不是迫使人家家破人亡嘛!

   “你别难过,等我能出去了,我陪你去找你娘,把你娘给赎买回来,让你和你娘团聚。”清月心道,中州多少流离失所的,她全部救是没那个可能了,但是能救一个是一个吧。

   “多谢姑娘!”小秋说着对着门就磕了几个头,很是实诚,听得清月心里都替小秋额头疼。

   “行了行了,别磕了。我这是不能出去,要是能出去,指定拦着你。”清月忙道。

   只是小秋磕完这几个头之后,清月心说,完了,人家头都磕了,自己要是将来不帮那是不行的,这不纯纯的给自己找事情做嘛?

   “不用拦着的,姑娘若是真的能帮我将我娘找回来,我再磕几个也是可以的。”

   清月心说,这是一定要帮了。“好,我找,一定找。”反正现在的锦言是东厂督公,找个人还不简单?

   两个人又说了些其他的,但是因为小秋家是从小种地的。而清月只在小时候去乡下奶奶家住过一段时间,对农村就没了其他印象。

   况且现代的农村和古代的农村,实在是不一样,所以也说不出了所以然来。

   最后只能是清月在屋子里用锦言的书案写些东西,小秋借着日头好,找黄管家要了一些针线,坐在廊下青石上给清月纳鞋底。

   当然清月还不知道呢,只以为小秋是闲的无聊给自己找点事情做。

   等到了半下午,清月还在凝声静气的写东西,小秋一句敞亮的,“大人!您回来了!”直接将清月吓得手中的笔一抖。

   这孩子就不能小点声,或者是提前打个招呼吗?不过听着中气十足的,应该是个风风火火的丫头。

   “姑娘呢?”锦言开口问道。

   小秋指着门说,“在里面呢。”

   “小秋,下次小点声,吓死我了!”清月道。

   小秋有些不好意思的道,“对不住啊姑娘。”

   “没事没事。”

   锦言在一旁听着,只是抿着嘴笑,心中倒是觉得,他本来还想着黄管家这临时买了的丫头不算是多伶俐,可现在看来,不伶俐也有不伶俐的好处。

   “用过午饭了?”

   “用过了,不过你怎么回来的这么早?”清月心说,身兼两职,很清闲吗?

   “左不过是出去处理了一些事情,不算是多,处理完就回来了,今日并没有去宫里。”锦言笑眯眯的道。

   小秋在一旁站在看着锦言,心说,人人都说这东厂的督公是个阎罗,可是这看着也不像,说话和气极了。

   难道是说传闻有假?

   清月将手中的笔放下,“你知道中州大旱的事吗?”

   “知道。”

   “陛下也知道?”

   “知道,昨日刚写了奏本呈上去。且陛下也细细的看了,就是这后面的章程还没商议出来。”锦言道。

   其实这章程的商议和锦言的关系不大,就像是清月在很久时候说过的,他还有东厂,就是皇帝的一把刀,用的好就行。

   刀不用提出自己的建议的。

   剩下的章程就由内阁和皇帝一起商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