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打断他的狗腿



张鹤龄被气昏了头。

   现在大脑已经完全变成了银子的模样。

   “他们说,一斤细盐,可以卖五十文,你说那么大一座盐山,不得铲出来几千万斤的盐?”

   张延龄算术基本是一张白纸,八股都做不出来,更何况一堆抽象的数字了。

   他掰着手指头,算半天也没算出来。

   管家张誉平常要统计张府上下吃穿用度,和账房打过不少教导,对算术略通一二。

   算出来后,他眉毛一横,直言道:

   “不得了啊!”

   “老爷,足足将近千万两银子啊!”

   他捂着头,哀嚎道:

   “只需几日,不,全力开采之下,可能一日就能赚二百两!”

   “老爷,盐山拿不回来,咱们张家吃大亏啊!”

   听完,张鹤龄气的胡子发抖。

   自从他阿姊嫁入宫中,贵为皇后以来。

   张家还从没有吃过这么大的亏。

   张鹤龄的人生信条是出门不捡就算丢。

   让一个小小监生占了自己的便宜,那还了的?

   简直是奇耻大辱!

   “走,张誉!”

   “快带路!”

   “我要亲自上门,我倒看看,苏策能耐有多大!”

   气哄哄的张鹤龄一行人立马上了轿子,直奔苏策家而来。

   可苏策家里,现在却是一团火热。

   赶走了张誉之后。

   众人都对苏策之前的事有些好奇,杨慎犹豫了一会,问道:

   “苏兄,你和我们讲讲,以前寿宁侯与你有什么过节?”

   “要不然的话,为何无辜来找到你家门上?”

   寿宁侯的恶名,早就在朝野上下传开了。

   大家都知道。

   弘治皇帝素来与张皇后感情和睦。

   所以便对张皇后的两个弟弟,也就是寿宁侯张鹤龄和建昌伯张延龄有些过分宠溺。

   他们兄弟二人时常仗着自己的身份。

   在京师横行霸道,恶名远扬。

   可偏偏,谁都对他们没有办法。

   平常他们做了错事,皇帝通常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严重的话,充其量就是让张皇后训斥一番。

   所以两人性子愈发嚣张。

   朝野上下也没多少人,想与这对狗皮膏药一样的兄弟黏上。

   苏策身为一个小小监生,又无权无势。

   怎么会招惹到他们?

   苏策在众人中间,表情有些无奈。

   他有点为难的扭头,对着杨慎说道:

   “杨兄,你还记不记得前几天,我和你打听盐山的事?”

   “你告诉我盐山在寿宁侯手里之后,我便去了他府上。”

   “二百两银子,买下了盐山。”

   “你们看,这是盐山的地契。”

   众人都望过去,还是有点摸不清头脑。

   二百两银子买一片毒盐山,似乎......不是很划算啊?

   在这个时代,士农工商,商人乃是最为低贱的职业。

   一个监生去做商贾之事,大家忽然对苏策有了一种格外的敬意。

   为了能继续学习下去,苏策竟然宁愿做这种事。

   没人吭声,都在静静的等着苏策继续讲下去。

   苏策接着解释道:

   “后来,便发生了今天的事。”

   “因为寿宁侯知道盐山的毒盐石能产盐了,所以便想找我讨要回去。”

   他摇摇头,颇有些嘲弄的说道:

   “当初,寿宁侯兄弟二人本想卖五百两银子,结果因为我说太贵了,后来硬生生降价到二百两,几乎是求着我买。”

   “你们说,卖出去的东西,还能讨要回来吗?”

   苏策把事情经过,一五一十的告诉给了监生们。

   不过,选择性的真相也是真相,最关键的部分,盐是自己制的。

   这点苏策倒是没说。

   反正自己也没骗人,就是把不重要的部分略过了而已。

   他说完之后。

   周围的人顿时像炸了锅的一样,义愤填膺,群情激奋。

   众人都凑在一起讨论着。

   “竟有此事!那张家兄弟到底有没有廉耻!对一个后辈竟然做这种事?”

   “苏兄,你别担心,我父亲乃是朝中大员,我回家就跟家里人说,准保他们欺负不了你!”

   “没错,苏兄不怕!我们家里都有些背景,别管寿宁侯他势力多大,只要我们联合起来,陛下肯定能明察秋毫!”

   “咱们诚心堂的人成绩能提上来,里面苏策有汗马功劳,咱们说什么都不能让苏策受委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