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好哥们!



朱厚照不紧不慢的从怀里掏出来《太祖实训》。

   翻到自己折好的一页。

   慢悠悠的读道:

   “且不在官则在民,民得其利,则利源通,而有益于官;官专其利,则利源塞,而必损于民。”

   “这句话选自卷四,仁政篇。”

   “不知道你能不能听明白他老人家话里的意思,本宫来给你翻译翻译。”

   不等傻了眼的左佥都御史开口。

   朱厚照就自顾自的接着说道:

   “太祖的意思是,批评前宋垄断和禁榷商业,赞扬‘民得其利则利源通’的说法。”

   “那本宫倒要问问你,这利,从何来?”

   “不从商贾身上掏,难道要你给吗?”

   左佥都御史张着嘴巴,半天没说出来一句话。

   他还从来没见过这样的。

   本来以为上朝就像考试。

   大家都各凭本事发挥。

   哪有你这样的,全都闭卷,就你开卷?

   而且他也看明白了。

   这里朱厚照是给自己挖了个坑,是个不大不小的阳谋。

   他就是摆明了用太祖的话来驳自己。

   自己还不能说半点错。

   因为一旦说了,那就是不敬太祖。

   这么大一顶帽子,谁敢戴啊?

   看小御史哑火了。

   朱厚照得意洋洋,叉着腰,环顾四周所有官员。

   太祖爷爷的话,就是好使!

   这时候。

   见到自己手下吃瘪,左都御史戴珊看不下去。

   躬身行礼,出列,开口说道:

   “太子参政,自然是我朝一大喜事,但商税牵扯之事,又岂是只有民利?”

   “我大明上下商贾无数,百姓更是数以千万计,南北之差,东西之差,太子可曾考虑周全?”

   “更何况,有官员管着这些商贾,尚且还有商吞民田之事的发生。”

   “太子又是否考虑过,若商税上去了,商人腰杆子硬了,官员还能不能管得住这些商贾?”

   刚才若是说。

   还有人将朱厚照当成小孩。

   那么现在已经没有人敢因为他的年龄而轻视他了。

   在场的人都是浸淫官场多年的老狐狸。

   如果还有谁小瞧朱厚照,下场只能是被他近乎蛮横的辩驳给打的找不着北。

   所以,既然你要聊商税。

   那就和你好好聊聊商税里面的门道。

   朱厚照微微眯眼。

   盯着眼前发须皆白的老御史。

   他平常大大咧咧的,但又不是真傻。

   现在也到了自己该动真格的时候了,该出手的时候,朱厚照绝对不会心软。

   朱厚照声音洪亮,信心十足的说道:

   “你们要扯商税怎么抬,那本宫就来和你们掰扯掰扯。”

   “抬商税,决不能轻而易举的就提,只会引得那些商贾抗拒。”

   “在我看来。”

   “商人不事生产,以利为生,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但他们也都是人,也都长着一张嘴等着吃饭。”

   “农人春耕秋收,代代以耕作为生,辛苦种地,最后却全都卖了银子,进了商人的腰包。”

   “你们说,这对么?”

   “既然春耕商人出不了力,那就让他们出钱。”

   “反正,在本宫看来,决不能让他们就这样躺着吃饭!”

   朱厚照一番话下来。

   在场身披朱紫的满朝权贵竟是无一人敢出声。

   他一甩衮龙袍大袖,左右巡视。

   骄傲的像只开屏孔雀。

   都说小爷我不学无术,今天就给你们露一手!

   此时的弘治皇帝听的极为投入。

   甚至下意识的,身子都微微往前倾着。

   没想到,杨廷和竟然给朕教了个这么好的太子。

   猛然间。

   回忆起当初整天喊着骑马打仗的幼时朱厚照。

   完全就是俩人啊!

   朱厚照意气风发,雄赳赳气昂昂,又像个斗赢了的公鸡。

   “还有谁有异议?”

   “如果没有的话本宫就......”

   “慢着,臣有异议!”

   朱厚照循声看去。

   他没想到,最后的绊子竟然来自自己待着的詹事府。

   太子少傅,吏部右侍郎,也是朱厚照的老师之一,王鏊站了出来。

   “太子,商税一事关乎大明国本。”

   “动了商税,就是动了大明根基,此事老夫绝不同意!”

   朱厚照眉毛一束。

   商税和什么有关,我能不知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