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一肚子问号



朱厚照心想,这都是苏策给自己讲的。

   和詹事府的那帮老夫子们有什么关系?

   想到这些教人读书的老夫子。

   他不禁联想到之前苏策在国子监考试的事,噗嗤一下笑了出来。

   弘治皇帝抬头看了他一眼。

   朱厚照摸摸鼻子,笑道:

   “父皇,你说那些读书人,真有这么厉害吗?”

   “之前儿臣有个朋友,在国子监参加分班考试。”

   “进去之后,写了一篇文章,让监丞特别喜欢,还给他分到了最好的诚心堂去。”

   “最关键是,你知道他写了什么吗?”

   弘治皇帝皱了皱眉,显然是觉得朱厚照的把戏有些幼稚。

   不过也接了话茬,淡淡道:“写了什么?”

   朱厚照哈哈笑道:

   “他引了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一篇文章的开头,直接放上去了。”

   “你说,这监丞是不是脑子进水了哈哈哈。”

   虽然朱厚照粗鄙的言语让他有点不舒服。

   但是还是忍不住陷入了沉思。

   “父皇,要是咱们大明,都是这种人,那你说以后还怎么执政?”

   “堂堂国子监监丞,专司教书,竟然连书都读不明白。”

   “我看,那些文人也没什么厉害的。”

   “真是可笑至极!”

   说着说着,朱厚照的脸上的笑意变成了怒色。

   狠狠的挥着拳头。

   一个在京城的监丞都是这样。

   那外面,万万千千的官员会是什么样?

   “要我说,这帮尸餐素位的老东西就都滚回家致仕吧!谁也别呆了!”

   他挥舞着拳头,凶狠的好像要把这帮人的脑袋全砍下来。

   弘治皇帝摆了摆手,打断了朱厚照的慷慨激昂。

   “都致仕回家?”

   “那朝廷大大小小的事都谁来做?”

   “是朕一个人能做完,还是咱们两个人一起能做完?”

   这一句话就堵住了朱厚照的口。

   他忿忿的撇撇嘴。

   “这不就是尸餐素位吗,我生平最恨这种人!”

   弘治皇帝摇摇头。

   “尸餐素位不是你说的那么简单。”

   “你说的只是一部分。”

   “读书,只是看他们的学问够不够,有没有资格迈进朝廷的门槛。”

   “真正要做事的时候,就不单单只看学问做的如何了。”

   朱厚照被自己父皇绕的有点懵,一时间都忘了刚才自己还在生气。

   “不看学问看什么?”

   “科举不就是考学问吗?”

   弘治皇帝笑了笑,不过这笑不是嘲笑,而是对自己太子求知态度,欣慰的笑。

   “科举的意义就在于此。”

   “学问只是检验是不是人才的一个方法,能吃苦,能学进去,说明这些人水平不差。”

   “考上功名,才只是仕途的一个开始罢了。”

   “当上了官,学问反而是最不重要的东西了”

   朱厚照隐约觉得自己懂了一点。

   但还没有全懂。

   “那提拔上来的人什么学问都不懂,还要他们做什么?”

   “身为官员,理应给下面的人做表率啊!”

   有道是:万世师表。

   这老师不就是表率吗?

   朱厚照以前在詹事府里,那些老夫子们以前就算这么说的。

   怎么现在到父皇这里还不对了?

   这下弘治皇帝嘴角的笑意更浓。

   “你先回去吧。”

   “现在想这些对你来说还是为时尚早了。”

   “等以后,你就明白了。”

   “回去之后,好好想想今日朝会的事吧。”

   朱厚照不解,不过也没问那么多。

   风风火火的走了之后。

   弘治皇帝手里拿着朱笔,空悬着半天。

   忽然觉得,这御书房里好像太过于安静了。

   喃喃道:

   “厚照这是开窍了,要关心朝政,大明振兴有望啊。”

   他看着自己太子远去的影子,嘴角噙着欣慰的笑。

   “来人,宣太子太傅杨廷和,还有詹事府其余太子老师!”

   ......

   御书房里。

   刚刚结束朝会,就被叫到这里的詹事府一行人有点摸不着头脑。

   “陛下,太子最近......没犯什么错吧?”

   太子太傅杨廷和是一行人中官衔最大的。

   他率先开口,“无意”之间忽略了太子最近经常往外跑的事。

   其余人也是低着头,不敢看弘治皇帝。

   其实杨廷和有点心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