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体察民情的太子



大明,皇宫。

   黄照。

   便是当今大明唯一的皇太子朱厚照。

   黄取“皇”之意,而照,便是自己名字中的一个字。

   实际上。

   朱厚照时常化名跑出宫去。

   美名其曰:“体察民情。”

   刚才和苏策聊完之后。

   见到自己父皇,朱厚照憋了一肚子的话想要告诉自己父皇。

   但刚刚迈进御书房的门槛。

   朱厚照便看见自己父皇,也就是弘治皇帝脸色有些阴沉。

   “父皇?”

   他探头探脑的伸了伸脖子,想看清自己父皇桌子上的奏章。

   却被弘治皇帝一个眼神给瞪了回来。

   “你还知道回宫?”

   “詹事府也不去了,东宫也不待了,你这逆子,让我说什么好?”

   弘治皇帝板着脸。

   一副严肃的样子对着朱厚照说教。

   “唉。”

   “朕就你一个太子,身为储君,未来皇帝,你怎么就一点自觉都没有?”

   “整日就知道出宫去玩乐,这个大明朕还怎么放心交给你?”

   朱厚照知道父皇的脾气。

   越是这个时候。

   自己越是不能顶嘴。

   于是便乖乖的站在一旁,低着头,看着自己的靴子。

   见父皇停下了。

   他忙端起桌上的茶水。

   “父皇,消消气,喝点茶。”

   “儿臣知道错了,以后再也不了!”

   弘治皇帝瞪着眼睛。

   却又无可奈何。

   朱厚照每次都是这副模样。

   乖乖认错,但绝不悔改。

   不过。

   兴许是因为这杯热茶。

   弘治皇帝说教了他一番之后,便也没有再继续了。

   见父皇气消了。

   朱厚照厚着脸皮,凑到了他身边。

   “父皇日理万机,身体要紧,让儿臣来替你批点奏章吧。”

   “您也好好休息休息,千万别累坏了。”

   朱厚照打开折子。

   弘治皇帝一看,又是地方上奏,请求朝廷拨款赈灾。

   幽幽的叹了一口气。

   “朕能歇得,但大明确实一日歇不得啊。”

   “奏章一日不批,那些守灾的百姓便要多挨饿受苦一日。”

   “你说朕怎么能歇?”

   与以往能征善战的先帝们不同。

   弘治皇帝更偏向于文治。

   在他看来。

   兵戈相向,必然劳民伤财。

   只有大明休养生息,百姓才能过上好日子。

   他喝了口茶水,接着拿起奏章批阅起来。

   这时候。

   朱厚照觉得时机成熟了。

   挪着步子,凑到弘治皇帝身边。

   开口道:“父皇,是在为了那些银子忧愁吗?”

   无论是赈灾,还是修桥铺路。

   都是国库开销,一项项的支出。

   弘治皇帝心里有些烦闷。

   “除了这些还有什么?”

   “四处都向朕伸手要钱,文武百官、天下百姓的衣食住行,哪个不要开销?”

   “朕是为银子发愁,也是为大明发愁啊。”

   无意间看着自己父皇鬓发间掺杂的几根银丝。

   朱厚照一阵心酸。

   才三十来岁,正直春秋鼎盛之际的父皇,现在竟然就有了白发。

   饶是平常贪玩的他,现在也有了几分愧疚。

   要是自己能多替父皇分担一些就好了。

   看着因为国库空虚,整天发愁的父皇。

   朱厚照心里一动。

   之前苏策和自己说的法子,这会不正好排上用场了吗?

   思忖片刻,他说道:“既然大明主要财政收入都来自税收。”

   “那,父皇为何不试试提高商税呢?”

   这话一出。

   弘治皇帝愣了片刻。

   刚想说祖宗之法是铁律。

   不能轻易变更。

   但看见自己的太子有心思,考虑政事。

   便忍住了到嘴边的话,没有打击他的信心。

   而是鼓励的说道:“为何突然提到商税?”

   “你有什么想法,都说来让朕听听。”

   父皇鼓励自己,朱厚照就壮着胆子,继续说道:“大明轻商税已有百年之久了。”

   “那些商贾,不知道家里都有多少银子了。”

   “现在羊养肥了,正是下手的好时候啊。”

   朱厚照觉得这没什么不可以的。

   甚至说十分合适大明现在情况。

   他别出心裁的比喻让弘治皇帝心中一动。

   “你继续说。”

   得到肯定后。

   朱厚照接着侃侃而谈的说了下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