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第2/3页



    其实经过这两三天的观察,周少海还是挺看好古锋的,其父母也是修习情道的,而且还是其中佼佼者,古锋本人天资也是很高,为人也正直随和,谦逊有礼,关键是这个人他不讨厌,将女儿托付这样的人他也能放心,其他的不敢说,最起码女儿不会受气,不受气便不会起劫,这是关键。当然周少海也不会强迫他们在一起,这种事情最忌讳强迫,顺其自然就好,还要看他们两人的意思,他只在其中点拨一下便好。

    周怡听到周少海的话满脸通红,却也不吭声。

    古凤听到周少海的提醒认真的记下此事并感谢道,“谢谢伯父提醒。”

    古锋感谢道,“谢谢周伯父提醒,小至一定认真对待此事。”

    知子莫若父,即便周怡身为女儿,周少海还是了解女儿性格的,看他满脸通红,便知这事有戏,只是需要他俩自己去发展,自己插手多了反而适得其反。

    古锋想了下,又问出了一个关键性问题,“周伯父情劫发生之后可有弥补双方感情的办法?”

    “此问甚好,我就是要考考你们三人,看看谁能想到如此关键性问题,还是贤侄聪慧。”周少海夸赞道。

    古锋躬身说道,“谢周伯父夸赞,小至不敢当,周妹妹聪慧过人,未想到此问,我想一定是在想别的事情。”

    听到古锋说话,周怡小脸更加红润娇羞,楚楚动人。刚刚她在想父亲那话什么意思,难道是想让自己尽快找个伴侣不成,当听到古锋说话之后,他想明白了其中关键,所以小脸更加红润,表情变得娇羞。

    周少海看到周怡表情变化,表面平静如水,内心则畅快大笑。身为情道中人,而且还修炼有成,观察他人情绪变化,控制自身情绪波动自是吃饭喝水一般简单,旁人是看不出来的。

    “贤侄所问问题,自是有办法弥补,这个办法歌谣中也曾提到,同甘共苦,患难与共,不离不弃,做到这些便可弥补感情。”周少海停顿了下又道,“其实歌谣的上半段是在告诉相爱之人怎么做才能不生情劫;下半段是在告诉相爱之人怎么做才能使感情更加长久,更加坚实,这么做自然也能弥补情劫带来的感情缝隙;最后一句话是在警醒相爱之人,什么错误可以犯,什么错误不可以犯。我想能编出如此歌谣的前辈也是受过情劫之苦的人,不然不可能编出如此歌谣。”

    古锋喃喃道,“原来歌谣已经给出了解决之法。”随又问道,“伯父这有情之道我已经了解了,不知那无情之道,又是如何体悟的呢?”

    周少海长叹一声说道,“无情之道,我也不知如何体悟,不仅仅是我,整个情道中人,没有一人体悟出无情之道,无情之道就像被一团迷雾包裹,这团迷雾困扰着参悟情道之人,使人根本找不到方向,无法找到参悟无情之道的方法。”

    古锋不甘问道,“这无情之道竟如此难以参悟?就没有一点方法?”

    周少海无奈回道,“是的,没有一点方法。”停顿了下又解释道,“准确的说不是没有方法,而是这个方法被一团迷雾所包裹,想要找到这个方法,必须透过重重迷雾,才能找到此法,只是目前为止,还没有人找到。也不知什么时候,才能找到此法,只有无情之道与有情之道合而为一,才能得见情之大道。而修道都是奔着大道去的,不能得见情之大道,便也没有参悟的必要。这也是为什么修习情道之人甚少的原因,即便情道好入,却依旧没有人去参悟,因为没有无情之道参悟之法,便永远不可能得见情之大道。”

    古锋立志道,“既然前辈们没有找到无情之道的参悟之法,那便交在我们这些后辈身上,终有一天会被找到参悟无情之道的方法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