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二章 大婚



“百济与新罗向来有世仇,连带着高句丽也要处处针对新罗,欺压新罗。这些信息,我想太子殿下也应该十分清楚。”

 罗信伸手从怀里取出小本子,在上面画出简略的辽东地图,以及山东半岛的地图。

 “要灭高句丽,首先要除掉百济。”罗信的言语斩钉截铁,“百济亡了有两个好处。第一,唐军可以与新罗联军,共同攻打高句丽,这样也能减少唐军的伤亡;第二,以百济为补给点,兵分两路,上下两面插入高句丽的腹地。”

 李世民微微点头:“还有那个港口,你也跟朕说说。”

 “百济和高句丽的船只经常在平洲、莱州、沧州一带游弋,时时刻刻都在监视着大唐海军的一举一动,而且他们肯定也会派遣细作在沿海一带刺探情报,因此想要偷袭百济几乎是不可能的。”罗信用笔在海州一带画一个圈,“从这里出发,可以直接攻打百济,以百济的战斗力,基本上七天内就能攻破泗沘城,速战速决的好处是新罗无法参与进来,他也就没有资格与大唐分割百济的领土。”

 李治与金春秋的关系不错,他听到罗信这话,不禁笑着说:“信儿哥,你也太谨慎了,还将新罗也给考虑上了。”

 罗信嘴角微微上翘,笑着说:“太子殿下,这个世界上没有永远的朋友,更没有永远的敌人,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与家与家的矛盾是一样的,在利益的驱使之下,再好的朋友也会从背后刺你一刀。”

 没想到罗信会当着皇帝的面说出这样的话,这倒是让李治感到有些意外。

 李世民没有多说什么,罗信的性格他已经很清楚,更不会怀疑罗信会拥兵自重、起兵造反。

 单从宏观的国家角度来说,如果有人告诉李世民,罗信和吴王李恪两人当中,有一人将会造反,那李世民会条件反射地认为是自己的亲生儿子李恪,而不是女婿罗信。

 沉默片刻之后,李世民突然开口:“罗信听旨。”

 “草民罗信接旨。”

 “朕封你为忠武将军,领吉州、沂州两地兵马,全权负责高句丽、百济战事!”

 罗信愣了一下,近段时间他恶补了大唐的散官品阶,这忠武将军乃是正四品武将,尽管一下子官是升上来了,但沂州并不归他管辖,那里的人肯定不会听他的。

 不待罗信开口,李世民仿佛已经猜到了他的内心所想,当即从怀里取出一块金色的令牌,随手就丢给罗信。

 待罗信结果金色令牌,只见金牌上书四个字:“如朕亲临!”

 “若是遇到任何阻碍,朕准你先斩后奏。”

 “是,末将一定竭尽所能,尽快覆灭百济与高句丽!”

 说完,罗信转身就推门而出。

 待罗信的脚步声完全消失之后,李治才开口询问李世民:“父皇,信儿哥的爵位怎么办?”

 李世民看向边上的李治,笑着说:“等他功成时,你再封他也不迟。”

 “儿臣?”

 李世民刚要说话,突然身体一顿,紧着嘴角就溢出了鲜血!

 “父皇!”

 李治连忙扶住李世民,面色惊慌不已,尽管近段时间李世民的身体状态一直欠佳,但却从未有如此严重的情况。

 “孩儿这就去叫孙真人!”

 李治慌忙转身,但他才走两步,李世民就伸手一把拽住李治的手臂,对着他微微摇头:“朕没事。”

 李治纵有千言万语,也不好说出来。父子与父女的关系是不同的,父女关系是女儿这个贴心小棉袄会寻根问底,而父子的关系却“意犹未尽”。

 自从上次中毒之后,李世民的身体状况就一直不太好,他每天还要操劳国事。

 平时就算是身体状况很好,管理这么庞大的一个国家也是十分辛苦的一件事,更何况现今李世民的身体是每况愈下。

 李治曾特意询问孙思邈,李世民的身体什么时候能够痊愈,孙思邈则是摇头不语,他离开的时候,还特意轻轻咳嗽了三声,李治知道这是孙思邈在告诉他,李世民的寿命恐怕只有三年左右了。

 身为儿子,特别还是一个孝顺的儿子,李治希望李世民能够静养一段时间,也许寿命还能延长,但是这样的话他不敢说,因为一旦开口,那就等同于是在逼迫皇帝退位。

 这也许就是身为皇帝,特别是一个将权力看得极重的皇帝的悲哀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