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三章 拍卖热潮



罗信做事向来讲究银货两讫,因此,这些人在来的时候就已经准备了好几万两白银的“飞钱”。

 有了“飞钱”,自然不需要带那么多沉重的金银。

 不过,当第一件宝贝就被人用两万两白银买走的时候,有一部人立即感觉到自己带的钱可能不够了。于是,罗信就发现有周边有一两个包厢里走出了一些管事模样的男人,他们则是步履匆匆地朝着出口走去,应该是要回家多拿一点。

 第二样端上来的是一个木头托盘,托盘上放着一块红布,红布下盖着一样物件,单单从红布所呈现出来的形态来看,应该是两只鸭子的形状。

 余香看了木托盘上的物件一眼,笑着说:“这件拍卖品呢,叫戏水鸳鸯。大家都知道,鸳鸯是忠贞爱情的见证。而这件拍卖品除了外形之外,它也同样是一件器皿,它能够装下香醇的美酒,让持有者夫妻俩百年好合、小日子过得如同酒一般越来越美满香醇。”

 每一样东西都有它的定位,余香这一番说辞,众人就知道这东西更适合用来当彩礼。

 待余香话音落下,她伸出纤细的玉手,轻轻地掀开了红布。

 就在掀开红布的瞬间,这拍卖会上人数并不多的贵妇们纷纷发出一声惊呼。

 同样是透明的玻璃,同样里面装着晶莹的酒,但是它们却有了自己的形状,两只交颈的鸳鸯!

 “我、我出两万两白银!”下方一楼传出了一个女人的声音。

 余香当即笑着说:“这位夫人,这件事戏水鸳鸯的起拍价就是两万两白银。”

 在四周众人纷纷惊呼的同时,余香又说了:“诸位怕是不知道,今天晚上的拍卖会有七件宝物,其中这种透明琉璃只有五件。”

 这话一出口,原本还比较淡定的人们就略微有些惊慌了起来。

 纷纷开始竞价,一下子就将价格飙到了五万两白银。

 最后,还是罗信旁边那个厢房里的人将这一件成本价大概两百文左右“戏水鸳鸯”买入手中。

 罗信不禁问边上的武顺:“顺娘,那包厢里的人是谁啊,两样物件就花了七万两,活脱脱的土豪啊。”

 “夫君,那是太原王氏,如今的太子妃就是王氏嫡女。当今陛下的姑母当年下嫁给太原王氏的嫡子,陛下对那位姑母十分尊敬,当年晋王选妃,陛下就特意将太原王氏之女嫁给晋王。”

 让武顺这么一说,罗信不禁眉头一挑,看样子李世民对李治的宠爱比李泰要更胜一些。

 要知道李泰的王妃也不过只是阎立德的女儿,虽然阎立德身为工部尚书,但他们的家世跟太原王氏相比还是有比较大的差距。

 “天下王氏出太原”,这句话罗信以前还是听一个姓王的老板吹牛时听到的。

 听那王姓的制衣厂老板说过,所有姓王的华人,他们的始祖就是太原王氏。

 而在如今的大唐,太原王氏也是名门望族之首,与清河崔氏、兰陵萧氏不相仲伯。

 在罗信思索的间隙,余香又拍卖出了两件宝贝,其中一件是从萧家换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拍卖会的档次,但是罗信很快发现种人对那物件的兴趣不是很大,而且最终还是萧家自己买回去的。

 于是,罗信当即起身,让一直站在厢房外的仆人把王来顺喊到了面前。

 王来顺急急忙忙地跑到罗信面前,对着罗信行礼,刚要开口,罗信就连忙对着他说:“来顺,你马上告诉余香,让她将剩下的那个七彩宝瓶换成她身上的耳坠与项链,竞拍价是五万两白银。”

 “五、五万两?”王来顺吓了一大跳。

 “快去!”

 王来顺惊归惊,但还是转身连忙跑开了。

 武顺见了,不禁抿嘴娇笑一声:“夫君,你这样做,就不怕余香妹子生气么?”

 “生啥子气呀,你们夫君我这是在给你们四个筹备彩礼呢。”

 罗信这么简单的一句话,却是让武顺愣了好一会儿。她怔怔地看着罗信,突然问:“夫君,我和余香都有么?”

 “废话,你们都是我罗信的女人,你们四人都是明媒正娶,凭什么妘娘和小兮都有彩礼,你们两个没有?”

 对于武顺而言,也许罗信这句话是这世上最简单,却也是让她最动情的情话了。

 “只不过,夫君我比较穷,妘娘和小兮的彩礼钱皇帝开口要得比较多,就只能委屈你们俩,一人给十万两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