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这就叫学以致用-第2/4页



        “龙鼎是在官道上丢失的,那么也就是说案发地点是在荒郊野外!这的确很难不让人怀疑是妖物所为。”许长寿低声细语道。

        “这个世界或许不讲科学,但一定存在科学!”许长寿自知自己文科学霸的身份有待转型。

        破案需要一定逻辑,尤其是这类丢失案件。

        许长寿催动自己的脑细胞,开始了爆炸式思考。

        首先想到的是妖物,但衙役众人居然都活了下来,这点存在很大的不足,线索不足便暂时不用考虑。

        其次就是案发场地,官道、河流,笼罩的浓雾。

        现在即将进入冬季,浓雾似乎很平常。

        许长寿转而关心起了地图。

        就地形而言,没什么特别的,丢失龙鼎的官道处在半山腰靠近山脚一处河流的地方。

        看着地图上崎岖坎坷的地形,一时间,许长寿似乎意识到了什么,靠着前世的一知半解,思路忽然浮出水面。

        山中浓雾、衙役昏迷不醒,大雨倾盆?官道坍塌、乃至龙鼎消失不见,一切都仿佛指向一个共同的念头:妖物所为。

        但事实并非如此,许长寿常年闭环的脑神经一下子疏通了。

        “大人,我已有解法!”许长寿旋即向张怀礼拱手道。

        “何解?”张怀礼沉声道。

        许长寿转而开始了解释,成了说书先生,将一切猜想娓娓道来。

        “龙鼎丢失断然不是妖物所为!”

        “如何解释?”张县令追问道。

        “冬月十七,龙鼎丢失,山中突发浓雾,我想请问大人,当日押运龙鼎的衙役到达案发地点时是几时?”

        许长寿反客为主,反问张怀礼。

        胡师爷在张怀礼耳边献言,随即只见张怀礼肯定的说道:

        “衙役前日夜里便出发,到达丢失官道也不过卯时三刻(早上六七点),这和龙鼎丢失有什么关系?”

        许长寿微微笑道:“卯时三刻,山中突发浓雾,又逢冬季,山中风力皆无,气温骤降,空气中物质悬浮,且此处偏僻,毒草生长之余散失诸类致幻气体,也就是大人所说的‘妖毒’,致使衙役昏迷不醒。”

        张怀礼感觉自己发现了新大陆,遂看向许长寿询问道:“这便是衙役昏迷的原因?”

        许长寿肯定的点头,心中若有所思,“这叫逆温,你们这群古代人!”

        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张县令顿时成了文盲。

        “此外,衙役昏迷不醒,当日夜里又是大雨倾盆,意味着官道土质松弛,无人看守的龙鼎便随马车一道跌落河中,次日衙役苏醒,自然寻之不见。”许长寿补充道。

        “这又是何原由!”张怀礼一脸茫然之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