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阵地对决-第2/2页
但是朱绍明自己知道,现在看着炮术如神的这支炮兵部队,随便拉个别的地方开战,炮击水平立马就原形毕露,也不会比明军强到哪里去。但是在这片精心准备的阵地上,朱绍明的炮兵就能表现出非凡的战斗力——而这样的表现在现在就足够了!
“敌军冲锋了!”程向喊道。
不用他喊叫,朱绍明也看到明军中军大旗摆动,原本还算是有些秩序的明军也跟赶鸭子般分为左中右三队,对着朱绍明的部队冲了过来。
“这名明军的指挥官很有骨气么!”朱绍明赞道,接着他傲然说道:“那咱们就教教他什么叫做打仗!擂鼓,吹号!”
此刻的陆文昭怒目圆睁,眼角都快瞪裂了。他拎着佩刀大呼着,声嘶力竭的吼叫着:“杀贼!杀贼!”
然而在这杀声震天的战场上,他一个人的喊叫实在是太微不足道了。左右的亲兵死拽活拽,看陆文昭还是想要战死在这里的模样。亲兵们干脆拽下陆文昭手中的刀,然后把他背在背上就开始逃命。
其实明军这边没什么喊杀声,只有逃命时不由自主发出的惨叫,以及那些跑得慢的家伙被从背后无情刺来的长枪杀死时的惨叫。真正发出喊杀声是朱绍明部,此时朱部的长枪手们拎着长枪,喊杀着迈过了遍地的明军尸体,向着逃窜的明军开始猛烈追击。在这些手持长枪的精锐战士背后,五个连的火枪手们已经装填弹药完毕,他们端着火枪,在小鼓的指挥下,迈着整齐的步点开始跟在长枪手背后开始行进。
虽然溃败的明军基本不可能是故意设下的圈套,但是这不等于朱绍明就会让精锐的长枪手们陷入有可能出现的窘境。原先的计划中既然有这项安排,那么就没有任何理由在没出现不可抗拒的外部因素时,擅自改变原本的计划。
而各个部队的长枪手们都已经放出去追击明军,在牛角号以及令旗的指挥下,朱绍明的其他部队开始收拢。一部分经过训练的战士放下火枪,拎起长枪,重新布置了阵列。
已经进行的战斗过程很经典,那是一窝蜂的部队正面去冲组织严密的军队,结果朱绍明的部队根本没有站在哪里等着明军冲上来,炮兵们得到命令,每一门炮在连续发射了最后三发炮弹后沉默下来。而步兵方阵在鼓号指挥下,踏着鼓点开始迎着明军前进。
一支军队有没有纪律是非常重要的,有纪律军队的战士,不管是一年前扛起枪,还是一天前扛起枪,他们都会坚定的把命令执行到底。让他们上前就会上前,让他们退后就会退后。这连发明都谈不上,几千年前的孙武就说过,兵既整齐,虽赴水火犹可也。
明军或建奴当然没有这时代欧洲军队能够站在那里挨炮的纪律,他们在炮击中干挨打,自然承受不住炮击,只能拼死的冲上来与朱绍明近战。而朱绍明自然也不会留给明军整顿队列的机会,他命令早已经严阵以待的部队进发。
奔跑中的明军哪里还能来得及系统的装填火药,装填铅子,不少明军根本就是被后面的人推着往前跑的。两支部队都向前行进的时候,两三里地根本花不了多长时间就走完了。然后明军就愣住了,他们向前冲的时候很大一部分是摆脱干挨炮的本能反应,当然还有军官们的催促。可跑了这一段之后,他们的注意力却没能回到放枪上。
朱绍明的部队能够保持基本的队列行进两里地已经是极限,即便是部队的队形已经出现了各种问题,早不是刚出发是那等整齐。可这得看和谁比。与明军相比的话,朱绍明的阵线前进了将近两里地之后依旧是完整的阵线。哪怕是某些部队行进的快些,有些慢些,明军依旧没办法利用不同部队之间的缝隙。
在这群混乱的明军面前,朱绍明的部队到了与明军50步的距离时,各个连的部队对着明军就来了一通三段击。毫无准备的明军被打懵了,等到朱绍明部的长枪兵越出阵线,冲到明军面前开始猛烈刺杀的时候,明军很快就阵线崩溃,开始逃窜。...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