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炮兵实操
赵禹立刻对着炮兵营营长段瑞喊道:“准备开炮!”
段瑞本来是第二团的步兵营长,因为他会《九章算术》以及辨别方向地形。结果这种经历让段瑞在全军的考核中罕见的完成了朱绍明的试题,成绩中等,但是毕竟是秀才出身识字多,所以当了炮兵部队的指挥官。
将自制的熟铁炮架搭好,段瑞指挥炮兵装填火药,然后把炮弹用浸了油的麻布包起,塞进炮口。因为火药闭气的问题,明军的实心炮弹都尽可能与炮口接近,而技术控制问题让各种口径的火炮炮弹十分不通用,所以明军多数用火炮发射散弹。只有上千斤的大炮才多用实心金属炮弹。
朱绍明则采用了以前军事频道上看过的一些军事纪录片——美国南北战争的炮兵,用浸油麻布包裹炮弹,一来能够提高闭气,二来炮弹直径就能明显比炮口小一些。
朱绍明还教授了炮兵们尺规作图法,炮兵们也都学了这玩意。不管学的好不好,炮兵们的熟铁炮架是有不同刻度,确定火炮射击角度。教导旅能成为教导旅,因为后勤供应对他们非常“宽松”。段瑞半路出家当炮兵,但是在根据地和厉胜一起参与了各种实验性射击参与了上百次——大部分明军炮手们都没他经验多。
“报告旅长!炮兵准备完毕!”段瑞按照规章,接到了各个炮兵部门的回报后,跑过去对赵禹喊道。这些日子的训练很辛苦,身体上累,心里头更累。开炮十几个步骤,演练了数百次之后炮兵部队才算是把这些步骤掌握了。而训练中总结出一套标准的流程,只要每个流程以及传单都到位,即便出问题,段瑞不用看就能大概弄明白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
“报告主公!炮兵准备完毕!”不管段的声音绝对能被朱绍明听到,赵禹亲自对他汇报道。这件事是教导旅才能做到的,朱绍明反复强调,不能冷不丁的越级指挥。只要更上级没有亲自对中间指挥层发布接掌指挥权的命令,不管汇报看着多没效率,都得按级汇报。
“射击诸元测量过么?”朱绍明问。
“都测量过了!”赵禹答道。守城的教导旅中不少人都是参谋部出身,这几天功夫他们可没闲着,已经把城外的射击诸元测量了一番。
“试试看,能打到距离明军大旗多远的地方。”朱绍明下了命令。
他不想直接下打中明军指挥官的命令。因为这种命令未免太过扯淡,哪怕是看到明军里头有几个穿着比较特殊的家伙,但是谁知道那是何等级别的指挥官。倒是明军的大旗比较显眼,而且大旗的位置在明军人从中,打到那附近就能有战果。
“向明军大旗射击!”赵禹非常明确的总结出更加准确的命令。
“我受命向明军大旗射击!”段瑞答道。
因为火炮不是标准制式,各种弹道都非常不稳定。朱绍明他们选择的火炮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经过比较严格的对比之后,选中的火炮炮口口径与炮膛长度都比较接近。为了这么一个核心参数,甚至一些比较精良的火炮都被朱绍明给抛弃了。对于一些质量马马虎虎的火炮,只能让铁匠打造了铁箍套在炮外面,尽量减少炸膛的风险。
火药都是定装,炮弹也用秤撑过,费了这诸多明军绝对不肯付出的劳动,朱绍明打造出了自己的炮兵部队雏形。第一任炮兵指挥官段瑞命道:“三号四号炮位,前架18度,后架零度!开炮!”
两门炮的炮手吆喝着确认了命令,接着点燃了火炮。
“嘭~嘭~”
两声!两门小炮的炮口冒出了白烟。两枚炮弹在火药气体的推动下飞出炮口,飞向了明军的阵地。从下令准备炮击到炮击开始,整个过程花费了不到9分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