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进军霍丘



    1644年10月,清军攻陷太原,随即分兵南下晋东南,大顺军长治守将刘忠抵敌不住,被迫率部转入河南。至此,山西全省仅剩西南一角为大顺军控制,李自成山西防线基本瓦解。

    10月下旬,清军兵分两路攻打陕西,一路由英亲王阿济格率领吴三桂、尚可喜等军由大同向榆林进兵,然后,从陕北南下西安。一路由豫亲王多铎率领孔有德、耿仲明等部,从河南怀庆攻击潼关。李自成闻讯,匆忙率军增援潼关。12月,清军出击潼关,大顺军列阵迎战,刘宗敏先战不利。

    经过几个月的分散发展,治下户民二万户,常备军力,一个整编旅5000人马。预备役10000人。目前城镇中心——食物250000、木材270000、金币260000、石料85000、铁料50000,茶叶18000,声望5000、统治度80。

    此时李鸿汇报:打不打霍丘县城。因为第二营现在已经发展到1800人,活动范围已经接近霍丘县城了。

    一旦控霍丘之后,就能利用淮河水路贸易,在当地获取粮食等物资,而且沿河可进取凤台、寿州,在战略姿态上颇为有利。

    军官团会议上,朱绍明指着地图说:“咱们该考虑该如何在霍丘与凤台之间展开运动战,在运动中解决必然前来围剿的明军。

    就在这时候,有人说道:“主公,李团长没有水军,靠他前去霍丘与凤台未免势单力孤。”

    朱绍明看了看说话之人——水兵营营长曹琨。

    “那曹营长意下如何?”参谋长程向问道。

    曹琨答道:“我可派水兵与李团长一起南下,他走陆路,我走水路。水陆并进,应当可以攻下县城。”

    “我并没有准备硬攻县城。”朱绍明立刻答道。

    这话一出,众人都很是意外。

    这时副参谋长赵禹道:“据侦察兵汇报,有一支大顺军在霍丘附近,他们自淮北败退而来,和霍丘附近的好汉合二为一。只是他们也知道靠他们打不下县城。所以参谋部的建议是先是联络当地兄弟,能拉上这些当地人,攻下县城就更容易些。”

    曹琨并没有因为自己的计划遭到拒绝而有什么不满的想法,他反倒是叫了声好,接着转向朱绍明,“主公,若是参谋部如此打算,我愿与李团长一起去霍丘与凤台。我在那里也认识些兄弟。”

    .................

    “老曹,兄弟我这次想与那边的大顺弟兄们汇合,共同攻打县城。”李鸿把自己的计划全盘托出。

    “李团长你胆子真大!”曹琨笑道,“若是我的话,定然是先联络那边的兄弟,然后才出兵,你却是边出兵边联络。”

    被曹琨这么一说,李鸿也挺无奈的。因为是急速扩充的队伍,兄弟们对严格的纪律颇为不能忍耐,若是慢慢的训练起来,那可是需要不少时日,通过一系列行军打仗来锻炼队伍,也是不得已的选择。

    然而曹琨也不是要以讽刺李鸿为目标,他想了想说道:“李团长若是东进,务必多与我联络。我这边只怕是五天后才能出兵。”

    李鸿答道:“如此甚好,我就先走着,等到曹营长你安顿完这边的事情,再去和我们汇合。”

    联络好之后,李鸿回到营地就召集指挥员,宣布了东进的命令。此时部队人数是轻步兵编制1800人,皆是青壮。部队中人均一支火枪,一杆长枪,精锐部队还都有腰刀。在这个时代的大明军队中算得上是装备精良。

    李鸿看着部队开拔:“此战必胜!”

    这点上不但李鸿有信心,朱绍明对自己的部队也有信心,如果以叶家庄战斗结束后为划分线,现在朱绍明的部队可是一个老兵带一个新兵。即便是以突出大别山之后来计算,朱绍明部队中的伍长们基本都是接受过三个多月军训的老战士。有这么一支军官团作为骨干,朱绍明很有信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