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拦截粮道-第2/2页



    即便是伏击,而且朱绍明等人观察了明军,发现明军并没有很防备的模样。但他并没有就此大意起来,立刻与兄弟们制订了几个针对不同情况的计划。

    确定了计划之后,部队立刻行动起来。而这行动居然是把战斗时候用不着的所有东西都给运到隐蔽的地点先给藏起来。朱绍明的解释是,这次是抢完了就走,撤退时候尽量轻装。暂时带不走的物资自然不能便宜了外人,须得先藏起来,有时间了再来取。

    前期准备结束之后,部队就埋伏在准备好的阵地上等待起来。伏击阵地设在官道有山坡的那边。经过仔细的搜索,这片地面距离官道20几米,地面基本是平的。部队穿戴了草扎成的帽子,披上了草衣。就趴在草丛里面,程向在朱绍明的命令下亲自在官道上看了埋伏阵地。却见那里只能看到一大片浓密的草丛,看不到有任何人。这下程向算是放下心来。

    阵地准备的挺好,兄弟们一上阵地就发现事情不太对头了。官道毕竟是官道,哪怕是打仗期间行人稀少,却也没有达到无人行走的程度。为了不暴露伏击阵地,兄弟们趴上了阵地之后就不能动弹了。

    而且按照程向所说的,明军中午前就会到达伏击地,却没想到运粮队走的颇慢,过了中午时分还没出现。杨荣忍不住用质疑的语气问程向,“你不会露了什么马脚,让明军看出迹象了吧?”

    没等程向反驳,朱绍明打断了杨荣的话,“阿程已经习惯了咱们的行军速度,按咱们的走法,应该早就到了。”

    又过了大概半个时辰,在高处瞭望的兄弟们终于下来禀报,官道上出现了明军的队伍。

    与程向回报的情况相同,这支明军雇了一批驮马队。驮队大概由五六十匹滇马组成,包括驮队赶马人的与负责押运的明军,共有二百多人。朱绍明的队伍只有二十六号人,民兵火绳枪九人,米涅步枪组五人(含朱绍明,因为船运了先遣队科技,他的枪升级了。),余下12名兄弟用长矛、斩马刀。

    明军并没发现精心躲在草丛里的朱绍明,他们甚至就没有对任何能够埋伏的地方观察过。躲在伏击阵地上的朱绍明反倒是目不转睛的看着运粮队,他发现明军的队伍防备极为松懈,雇佣的驮队的照顾马匹,不想让马匹费太大的力气,速度相当慢。而明军也就和牲口保持了相同的速度,懒洋洋的走着。中军大队也不知道是个什么级别的官带队,反正周围有不少卫兵护卫着,只是看不清到底是护送着什么人。这支明军几乎人人都有火枪,能确定是一支刘良佐的嫡系部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