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三宗罪



95 三宗罪

   苏镇平侯苏大牛,县侯苏一刀,给朝廷上交粮食的行为,一下子在大丰国炸开了锅。

   平侯居然交粮食。

   县侯也不反对。

   苏家父子,一下子成了整个大丰国热议的对象。

   百姓称赞的有,是说他们傻的也有。

   可是对于那些有封号的人来说,却没有一个说他们好话的。

   几百年来,就没有一个交的。

   这两个人,就是泥腿子,什么也不懂,破坏了大丰国的国制,损害了各个侯爷,王爷,亲王以及各级官吏的荣誉,身份,声誉,当然要被他们强烈的反对。

   于是,在得知苏家父子交了五百万斤小麦后,不到半个月,皇上就收到了几百分参苏家父子的奏折。

   除了斥责他们破坏大丰国的国制,动摇了皇族,世族,士族的根本,更是呼吁皇上撤销苏家父子的爵位,以免有辱斯文。

   皇上差一点被气吐血。

   这可是五百万斤小麦啊!

   这些人哪里是为了大丰国的国制,而是怕自己也出粮食,出银子啊。

   他们的心里,除了自己,从来就没有大丰国的利益。

   皇上看了,心里愤怒不已。

   所以,那些奏折递上去以后,就没有了音讯。

   于是,对苏家父子的攻击,更厉害了。

   每天参苏家父子的奏折,像雪片一样飞入了皇宫,被抬上了皇上的面前。

   如今,什么事情都不重要了。

   打倒苏家父子,就是这些朝廷重臣,每天最重要的事情。

   甚至有人直接把苏家父子的三宗罪,写在纸上,张贴到京城各处。

   第一宗罪,强取豪夺,兼并土地。

   苏镇田地,共计三十五万亩,苏家父子短短的两年时间,通过强取豪夺,霸占了三十三万亩土地 ,让苏镇百分之八十的人口,成了苏家的奴仆。

   如此欺压百姓,鱼肉百姓的苏家父子,实乃可恨。

   如今交了五百万斤粮食,其实都是他们本来就应该交的,反而成了苏家父子钓名沽誉的手段。

   第二宗罪,违反例制,有辱皇权。

   自大丰国建国以来,就确立了皇族不议小罪,王侯不缴私财,士族不受妄议,百姓不如斯文的立国之本。

   今苏家父子,甫一封为侯位,既为博人眼球,钓名沽誉,破坏祖制,以区区五百万斤小麦,羞辱皇族,王侯,士族,官员,好像天底下就他们苏家父子忠君爱国一样实乃可恨,可恼,可杀!

   第三宗罪,混淆朝纲,败坏民风。

   大丰国一向朝纲分明 ,律法严谨,士官农工商,各司其职,其乐融融。

   可是,苏家父子为了一己私利,不惜破坏祖制,擅自以小利教导百姓,对皇族,王侯,世族的不满,其心可诛,其罪可惩,其人可杀!

   整个大丰国,已经被苏家父子的事情,搅的几乎要天翻地覆。

   可是,皇上还是没有表态。

   于是,朝廷官员开始向太子请愿。

   太子也没有想到,这才过去了一个多月,苏家父子怎么又跳到了他的面前。

   一个平侯,一个县侯而已,不是什么大事,太子直接下令,要求苏家父子,即刻进京候询。

   太子的令刚下 ,皇上就得到了消息。

   皇上气的把好好的一块砚台都摔碎了。

   太子这是蠢吗?

   有人给皇家送粮食,他还要人家进京候询,是不是嫌日子过得太舒服了。

   苏一刀接到太子的旨意,还不明白发生了什么。

   他们苏家在朝中没人,京城发生的一切,他们一点都不知道。

   大将军,又不在京城。

   大将军夫人,还不知道自己的女儿,已经被大将军和自己的哥哥给订了娃娃亲,更不知道苏一刀就是自己的女婿。

   所以,接到太子旨意,让他们父子进京候询,感到非常意外。

   因为,只有做错事了的大臣,官员,皇亲贵族,才会被问询。

   没办法,他虽然只是个孩子,但是有爵位在啊,只能老老实实的前往。

   他心里还以为皇上要表彰他们父子呢,所以就没有想着让苏大牛借病躲开。

   没想到临行前,苏大牛还真病了。

   病势来的凶猛,虽然没有生命危险,但是要长途跋涉的去京城 ,肯定是不行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