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双刀卞元亨



郭天叙回到自家营寨,众将官看他满面春风,自然知道又是得利匪浅。

   正面战场的胜利对于这个统帅已经没啥吸引力了,他更喜欢敲诈别人钱财的感觉。

   “元帅,您这是又拿了多少粮草金银?”

   韩深笑嘻嘻的将郭天叙的座椅拉开,庞钧和韩深都是郭家厮仆出身,平日随之出征的时候,还会做些端茶倒水的事。

   这不仅仅是多年的习惯,更是一种服气,他们屡立战功不假,可谁敢在郭天叙面前说自己是有功之将。

   郭天叙的战绩碾压郭部所有将领,包括朱元璋那边。

   郭天叙笑呵呵道:“不多不多,也就十万担粮草,五千金,六万两银!”

   众人哄然大笑,这种白来财简直就损人利己的,既可以让郭部发展,又能抑制张部。

   郭天叙接着对庞钧道:“庞钧,你且陪李先生在此和张士诚交割粮草金银,记住,粮草金银不到,每天继续保持万人次的攻城!”

   “但不能给将士们造成多大的伤亡,你要把握好!”

   庞钧出列行了一礼:“末将明白!”

   虽然条件谈好了,但没有落实前,自然不能放松,张士诚此人甚会赖账,只有持续的给他压力。

   “元帅,您是准备班师了么?”

   庞钧随口一问。

   郭天叙露出一个高深莫名的微笑:“你何时见我出征,不拿下地盘就班师的?”

   众人愕然,无锡既然不准备拿下来,那难道直接攻苏州。

   可那难度更高啊,这个走一步算三步的统帅,难道早就有了下一步计划。

   “传我将令,调回朵颜三卫和定远军,准备攻取江阴!“

   郭天叙毫无刚才嬉笑的样子,面色肃然。

   众将闻言,眼睛无不放出光来,这才是他们熟悉的郭天叙。

   从来没有大军出征,不拿一块地盘的,搂草打兔子,金银粮草我要,地盘我更要。

   原来他早就打算把江阴给拔了,没有更好的时机了。

   无锡守军大败,张士诚亲来议和,张部无力也无心,根本想不到郭天叙居然会跑到江阴去。

   无锡再差也有高墙深池,万余守军,粮草丰足,打下来不知道要付出多少代价。

   江阴不过区区五千守军,加上议和已成,肯定防守松懈,苏州那边也不会想到郭天叙如此“无耻”。

   关键的是他们还不能骂郭天叙无耻,毕竟是他们先破坏了和约。

   再说此次和约只是约定从无锡退兵,可没说不去打江阴啊。

   这种坦荡的无耻,才是雄主该有的。

   “元帅,可需要调几门火铳前去助阵?”

   韩深立刻想到物尽其用啊!

   郭天叙点点头:“那自然要的,我已经密令程东楼带领着投石车先一步往江阴而去,此刻应在蔡泾附近,等张部粮草交割,庞钧令三千人把粮草送回常州府库,再率队前来汇合,务要一举克之!”

   程东楼是郭天叙在太平时收的一名将官,属于技术性人才,善于制造器械。

   蔡泾在今江阴南闸镇,郭天叙早就派人探过,从宜兴回常州再经蔡泾,就能直通江阴城下,路线基本在常州境内,可以掩人耳目。

   “末将奉命!”

   帐下众位将官齐齐行礼,他们不是喜爱战争,实在是跟着郭天叙打胜战的感觉太好了。

   郭天叙虽未称王,然众人早就在心中奉为不败的王,他战无不胜,洞烛机微。

   他会终结这元末的纷乱岁月,跟随他,自己的功业会泽被后世,会从默默无名的小卒,变成青史留名的人物。

   而作为他的敌人,只会变成他的功业刻在高山之巅。

   郭天叙率领着定远军和朵颜三卫表面回了常州,实则只是在境内绕了一下,就来到了蔡泾,与程东楼会和。

   谢天宝事先已经对江阴作了详细的探查,来到帐前向郭天叙汇报。

   “元帅,江阴守将名唤卞元亨,号称张士诚手下第一猛将,善使双刀,人称双刀将,据说曾拜高手为师,为张士诚东征西战,斩将杀敌从无败绩!”

   “他手下的士卒也极其悍勇,张士诚把他安在江阴,看来是专门防范我军的!”

   郭天叙手指在桌案轻敲,卞元亨么?

   历史中有这么一号人物吗?

   张士诚方面的关注太少了,无论文学创作还是影视剧,都是倾向老朱方面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