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摆摊计划-第2/3页



   张记把资料搬进大厅,放在大厅角落里。

   看着墙角的资料,张记知道他空闲的时间不多。高三开学在即,二中还有两天开学,六中和九中是八月十五日开学,只有兰镇没有打听到开学时间。

   不过,三个学校足够张记忙活,直接放弃兰镇。

   摆摊第一步是二中,张记确定摆摊的位置。校门口正前方是电话亭超市,两个打通的房间,一半是超市,一半是电话亭。没有利益冲突,可以在门前摆摊。

   提前准备的旧皮箱,是张记在废品站买的,二十块钱物超所值。48寸的大箱子,可以装下10套资料。

   晚上收到录取通知书,看着录取通知书,张记心里有些挣扎。复读是失败者的挑战,用一年时间换一次鱼跃龙门的机会,可这机会并不是那么容易。

   解决复读的学费问题,大学学费和生活费难题,真的还有必要去复读,重新来一次高考。

   张记想了想,还是决定复读。事情走到这一步,没有走回头路的余地。只有再来一次鱼跃龙门,跳跃更高的龙门,才能在未来赢得出路。

   St金泰的上涨趋势证明梦境和现实的重合,如果梦里轨迹是现实的轨迹,张记掌握未来走向的趋势,想要进一步发展,必须以现实证明梦境,以现实实践梦境。

   中国是圈子文化,圈子不同,接触的信息不同。特殊的体制下,一个人想要白手起家很难,一群人白手起家却很简单。志同道合者共赢,失道寡者零和博弈。

   强有力的圈子是靠山,还有什么圈子比精英同学圈子更坚固。

   张记犹豫着八月初,是不是要将St金泰卖掉,二十一个涨停点的股票还有没有上涨的空间。

   公告谨慎交易的提醒,张记没有在意,反而在第五个涨点时再买入5万块钱的股票,前后加起来购买股。

   摆摊的事情提上日程,摆摊时无法关注股票,即使有任何变动,也没有办法第一时间处理。

   每天动态涨停,已经二十一个涨停板,为什么不会再有几个。张记决定再观察观察。

   打开《毛选》第三卷——《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深深沉迷于其中。

   张记明白退休教师不愿意将藏书作废品处理的原因,如此精彩绝伦的作品怎么能当做废品处理。纸张虽轻,文字却重。

   看完一篇文章,张记将书收起来放在书桌上。无论多精彩的书,都不是目前他的主要矛盾,复习取得高分才是主要矛盾。

   突然,电话响起。张记拿起电话看到是陌生号码,犹豫一下没有接通。知道他手机号码的人不多,能给他打电话的人更少。

   放下电话,电话再次响起。张记皱着眉头,陌生号码的坚持让张记按下接听键。

   “张记,是你吧?”

   哥哥张华的声音传来,张记第一声就听出是张华的声音。张记有点震惊,张华第一次主动给他打电话。

   “是我,哥,你在哪里?”

   张华说道。“我刚刚到家,你不在家,我打电话问问你在哪里。”

   张记有点懵,张华去临城打工,走了一个半月,突然回家。张记有一种不好的预感,不由着急的问道。

   “哥,你是不是在临城出事了?”

   张华干笑两声,说道。“说什么呢。我在临城没事,只是回家看看。我能出什么事,这不是好好的。”

   张记不相信张华说的话,人能安全回来,即使出事也不是大事。张华不想说,张记也没有问。

   “我在台城,不在家里。我在这里租了房子,准备干点小生意。”

   张华惊讶问道。“你一个学生能干啥小生意?”

   张记将他的想法说了出来,张华是哥哥,告诉他也没事。张华跟着父母外出打工,两兄弟一直异地而处,逢年过节才聚在一起。虽是亲兄弟,感情不亲密,也不疏远。

   张华听张记说完,沉默一会说道。“你干吧,有时间我过去找你。”

   挂掉电话,张记回想梦境中的张华,流水账似得娶妻生子,一儿一女,儿女双全。然后在临城买房,在临城定居。高昂的房价,儿女的生活费,日子过得紧紧巴巴。

   如果,张记没有记错,张华回来并不是想回家,而是躲避警察扫荡。临城创建精神文明城市,对于贴小广告和办假证的严打,张华就在办假证的地方负责贴广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