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自成体系



倒悬仙界没有限制四季的轮换,所以这里季节随着外界的改变而改变,如今到了秋去冬来的时候。

   很多仙门只是提供弟子一个修炼的环境,一般都秉承着师父领进门,修行看个人的不成文规定,进入仙门之后,除了给足修炼的资源之外,一些长辈会进行大概的指点,然后就放养式的不闻不问,也就是说,此时相当于有仙门庇护的散修。

   然而,道德宗并非如此,也可能是弟子较少的缘故,也或者是宗门的数千年的传承,进入仙门的弟子,除了和其它仙门一样得到修炼的资源之外,并非放养式的修炼,不管是等级最低的外门弟子,还是等级最高的亲传弟子,都要在各自所在的福地先由各家先长授课三年,每月前半月为授课期,后半月自修期,也就是说,每月的前半个月所有弟子每天都要去聆听仙长的授课,不仅只学修炼之法,还要学制药、画符、铸器、引术、织衣、推算、理学、史学、医理、布阵、种药等,所学非常驳杂,不过却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修仙体系,任何刚入门的新弟子都要完成三年的授课,缺课或者没参加的,三年后会有一个考核,根据表现得好坏,高层会给一个评比,这个评比可以算到贡献值内,前十名者都有相应的奖励。

   制药学的是炼制丹药。

   画符学的则绘制符箓之法。

   铸器学的是铸造灵器之法。

   引术学的是道德宗的修仙术法。

   织衣学的是编制灵衣的方法。

   推算学的是推演思维和计算数学。

   理学学的是易学,其中有望气、看相、风水、八卦、易理、天文地理。

   史学学的是人间和修仙界的历史和事件。

   医理学的是修仙者的医术。

   布阵学的是炼制阵法精要。

   种药学的是种植各种灵药和灵草方法。

   除了以上这些,当然还有一些和它们相比要少一些的课业,这些更加的驳杂,比如降妖、伏魔、封魂等,一般都会夹杂在上面几种课业之内。

   如果三年内有人从纳气境进入到了纹道境,可在中途停止听课。

   前半月每天学一种课业,后半月的时间弟子自行安排,宗门不做限制。

   所有弟子再去听课的时候,手中的道德令都会记录下来,逃课的也会被记录下来,所以高层不怕你不参加。

   江余此刻站在自家的四合庭院的天井之内,抬头瞧着天空,有些发愁,一个月十多节课,一年就是一百多节,三年将近四百节,这量,真是吓人,这有点儿像明国的稷下学宫,而每个弟子就如一个书生,他的资质本来就差,再加上被课业占据了那么多的时间,虽然所学很多,但是凭他的能力恐怕到时候会贪多嚼不烂,而且还耽搁了很多时间,尽管有魔音波相助,但是这些年也看到了,自家还不是一个平庸者?

   估计,道德宗之所以这样安排,是为了培养门内弟子的见识和基础,这也是道德宗弟子和其他仙门相比知道的多,会的多,修为却不怎么突出的主要原因吧?

   每个人都不是完美的,修仙者也是,根据自身天赋或者资质,每个人可能在每个方面都不一样,这也是道德宗用这种方式发掘自家弟子潜力的方式,资质不行,可能会在药理上走的很远,同样可以修仙,尽管修仙之道犹如过独木桥,但是能江独木桥加宽岂不是更好?这也是道德宗的初衷。

   正所谓殊途同归,万法归一,这也是道德宗为什么和道剑门不同的原因,对于这个宗门而言,别说人,就连妖都能够收为弟子,可见它的格局之大。

   “都说道德宗宗门太小,可是它的格局之大,又有谁瞧得见呢?”

   江余祭出了自家的那个小盾,此盾他给他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做“银弧”。

   银弧悬在空中,江余临空飞起,双脚稳稳的落在了它的背面上,犹如踩着一块木板,这些天他钻研驭物诀,已有小成,如今已经平稳的临空飞行。

   江余意念一动,灵力注入银弧之内,只见一人一物在空中转了一圈,然后朝着培养府而去。

   道德宗除了那三个巨大的倒悬山之内不允许驭物飞行,其余地方不做限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