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山神庙



一场瓢泼大雨在后半夜骤然而至。

   车队停止赶路,在卜小婻的带领之下来到了一处山壁之前。

   山壁高有十丈,不知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还是人为造成的,整体平滑的犹如一面镜子,上面长满了爬山虎和苔藓。

   “我们去那里避雨!”

   卜小婻骑着马在前,将右手挡在额前,正好阻隔了雨水的影响,这才看清了前面的情况,然后将手中的毒龙鞭甩出来了鞭炮的声响,指了指前方道。

   众人也不答语,而是推着牛车紧跟而去。

   江余抬头看向山壁那里,只见山壁的半空有一座非常破旧的庙,庙不大,一半儿嵌入山壁之内,另一半儿则凸露在山壁的外面,只容得下一人通过的石梯嵌在山壁之间,蜿蜒而上致庙宇而止。

   关于这个庙有一个传说,江余可是知道的,据说几百年前有一个山魈成精,便偷偷下的山来,幻化成人形,自己在这里建了这样一个山神庙,并以山神自居,为的就是骗取人间香火和各种贡品,来滋养神格,也有人说其每月中旬月圆之时会进入人家偷取两岁以下的孩童来食,以此来进补修为。

   不过这座山神庙倒挺灵验,凡有信徒来此参拜者,不说都会心想事成,至少都能够达成心愿,尤其是想要发财或者身体健康者,都能够有求必应,久而久之便传遍了整个灵湖镇,不到数年的时间就成了当地最有名的地方,甚至连灵湖镇之外的人都会来这里求福。

   后来有一名仙人路过这里,看透了山魈的鬼计量,也瞧见了其做下的罪孽,便将其诛灭,并将其尸体和吃掉的孩童骸骨公之于众,自此之后原先香火鼎盛的山神庙落得个庙破碑残的下场,再无信徒前来。

   此处山壁叫做“玉碑崖”,所以当年它被信徒称为玉碑山人、玉碑仙人,又被叫做玉碑山神,而这座山神庙则叫做“玉碑神庙”。

   山魈被诛灭之后,可能其鬼魂还在,之后这座山神庙便有了闹鬼的传说,因为其地理位置比较优越,所以赶海的渔民或者樵夫在遇到大雨大风或者大雪的恶劣天气的时候都会想到来这里进行躲避,山神庙虽然破败,但是比那些山洞或者石头下要好过很多,然而进入其内的人第二天都老了十多岁,在夜里甚至能够看到一条吓人的黑影在身边不停的转悠,并在耳边发出恐怖的凄厉笑声,不仅一个人有这样的遭遇,有过这样遭遇的差不多超过了一百人,于是这里闹鬼的传闻就这样传开了,这里也便成了禁忌之地,不到三百年的时间,这里由神的道场变成了鬼的地域,落差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上,真是让人唏嘘不已。

   一开始江余不打算让众人进去的,可是也找不到好的避雨之地,再加上这么多人,应该不会出什么事情,再说了,闹鬼只是传闻,本身就有些半真半假的性质,所以犹豫了一会儿之后也随着众人沿着石梯入了山神庙。

   进入山神庙之前江余的念波早已经将庙内全部角落进行了感知,见并无异样,这才进入。

   众人现在都被淋成了落汤鸡,就在袁成打算生火烤干衣服的时候,站在门口的江余冲着众人一抓,只见所有人身上的雨水全部离开了衣服,在他的手心处凝聚成了一大团水球。

   众人的衣物在这个时候竟然都干了。

   江余把玩着手里的水球,然后让其幻化成一条水蛇飞出了山神庙。

   如今江余算是悟到了拘水术的真谛,只要功力越深,对真力的操控能力就越强,可以将水幻化成任何东西,所以,现在运用拘水术的次数比灵元掌还要多,为的就是增强这方面的能力。

   所有人都对江余的这一手露出了羡慕的表情。

   这时袁成生开了火,将黑漆漆的庙内照的通亮。

   山神庙不是很大,一半儿在山内,一半儿在山外,为正方形,长宽各为两丈大小,高有一丈多,嵌入山体内的那一半屋顶为平顶,露出山壁外的则是角檐。

   庙内的摆设很简单,两个蒲团,面对大门处是一个神案,案上有一个人头大小的三角香炉,炉内的香灰已经结成了块,看来好久没人来上香了,香炉的两边则是一些摆放贡品的盘子,上面已经空空如也,除了积了厚厚的灰尘,神案的后面有一个一丈高的神像,人形,身穿赤甲,坦胸露背,赤脚,一手做举天状,另一只手抚摸着露出甲外的浓密胸毛,面目已经模糊,看不清什么模样,做的表情应该是大笑,看其嘴型,大如脸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