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当朝质问



贵妃娘娘勉强支起身子,“替本宫更衣。”

   “娘娘,”流云一脸焦急,“您身子还没好,太医嘱您好好休息。”

   贵妃娘娘脸色泛青,恨恨地说,“好好休息?本宫哪里还能好好休息?”

   太极殿里,吴瑙越来越不安,他偷偷地觑师父胡徒的脸色,胡徒眼观鼻鼻观心,根本不往他这里瞥一眼。

   胡徒心里明白,这个徒儿是保不住了。

   “贵妃娘娘驾到!”

   流云紧紧地搀扶着贵妃,迈进了正殿。

   贵妃一步三喘,脸色苍白,连番打击,让她身心受损,人瘦了很多,原本盈盈一握的腰肢更显单薄。

   见到如此孱弱的贵妃,陛下眼里流露出疼惜之色,到底是跟他多年的女人,宠她都成了习惯。

   “来人,看座。”

   “谢陛下。”

   “陛下,小的不服!小的姐夫是从凤鸣宫地牢里找到的,说明绑他的元凶便是贵妃娘娘,您让小的跪着,却叫真凶坐着,是何道理?”

   弘道帝一噎。

   “大胆,竟敢质疑陛下的决定?!”胡徒斥责。

   冯御史跪地诚恳地劝说,“陛下英明,先帝在世时,曾微服私访,偶遇书生在酒楼侃侃而谈,大骂陛下任用世家,致使寒门子弟无出头之日。

   随行官员大怒,欲绑了他,先帝阻拦,说世上之人,何人无过?便是贵为天子,也是凡人,亦有缺点。

   要做到政通人和,须得广纳八方谏言。

   陛下,古语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百姓心中自有明镜。

   若今日,有错之人高座殿上,苦主跪于殿前,如何显示法度的公正严明?

   陛下,请您三思啊。”

   殿下众官员集体沉默。

   无声的抗议有时候比有声的反驳更折磨人。

   弘道帝单手握拳抵在胸口,心一阵阵绞痛。

   “陛下,”胡徒焦急成分地开口,但弘道帝向他摆了摆手。

   “朕不过见贵妃身子不适……”

   “陛下,您心疼贵妃娘娘没错,但也不能厚此薄彼,不如让跪着的苦主起身议事吧。”冯御史磕头。

   弘道帝点点头,是他疏忽了。

   冯御史站起身,又将妻弟扶了起来,一同站在殿上。

   贵妃娘娘气得牙根紧咬,该死的冯御史,竟敢先帝来压她,你且等着,得罪本宫,有你的好果子吃。

   “贵妃,县令的事,你可知晓?”

   “反对,”妻弟气鼓鼓地开口,“陛下此问有包庇之嫌!”

   弘道帝气得脸色一变,王丞相见状立刻出声,“陛下问话,尔等休得插嘴。”

   “王丞相,为人臣子,须得劝诫陛下,怎可一味逢迎?”冯御史义正言辞地说。

   “本官何时逢迎?冯丙昆,你休得胡言乱语。”王丞相气得胡子都翘了起来。

   冯御史啧啧稀奇,陛下的王小二,气得都叫他名字了,“陛下问话的确过于温柔,苦主并未说错。”

   冯御史学着陛下的样,温柔地重复,“‘贵妃,县令的事,你可知晓’,陛下,您这不是在提醒贵妃娘娘,提醒她回答‘不知晓’嘛!”

   弘道帝再也忍不住,一口血涌向喉间,他生生压了下去。

   胡徒看见陛下嘴角渗出的血丝,顿时心急如焚,“陛下,不若请冯御史问话吧。”

   “陛下有令,着冯御史问话。”弘道帝点头,胡徒立刻开口。

   冯御史报拳出列,转头向贵妃娘娘揖了一礼,“贵妃娘娘,县令的事,您可知晓?”

   弘道帝听见与他一模一样的问话,一口气差点又上不来。

   朕不能问,他冯御史可问?这是什么逻辑?

   “不知!”

   “哦!如此,娘娘御下不严,不若改日向皇后娘娘讨教些良方。”冯御史一板一眼地说。

   “你,”贵妃气得七窍生烟,她平生最恨旁人将她与皇后娘娘相提并论,“本宫如何御下,关冯御史何事?”

   冯御史又一揖,“娘娘说的是,您宫里的事,本不关下官何事,但这不是出事了吗?后宫的事关乎前朝,就算不关下官的事,也关黎民百姓的事。”

   “你,你竟敢质问我,以下犯上,该当何罪?”贵妃声嘶力竭。

   “娘娘戕害朝廷命官,又该当何罪?”冯御史厉声反问,寸步不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