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忆昭平·满朝文武罢工99+



三年后。

   议政院,天还未翻出白肚。

   蜿蜒曲折的琉璃石阶连绵而上,发出微弱的莹光。

   莲池中的锦鲤浮游,微微晃动着水面,漾起阵阵涟漪,偶有几只冒出水面吐了几个泡泡。

   书房内,烛火熹微,好几个人影透过烛光投射在门窗上。

   十几名文官齐聚于此,一副忧心忡忡的神色。

   沉默了许久之后,一名下巴上蓄着短须,身着绣有锦鸡图样官袍的中年男子率先站了出来,将头顶的乌纱帽缓缓取下,摇头深深低叹了一口气,将官帽放到了桌案上。

   “臣请辞。”

   他刚说完,另一名官员就也走了出来,把乌纱帽跟着放下,“臣亦请辞。”

   “臣也是……”

   陆陆续续地三五个官员都摘下了官帽,站成一排,恭恭敬敬地向站立在中央的男子拱手行礼。

   中书院大人徐义满是惊诧地看着他们,“各位大人这是何意?”

   五人接连唉声叹息。

   “这官,吾等是再也做不下去了。”

   身着银灰色官袍的贺大人哀痛道,

   “陛下喜怒无常,残暴嗜杀,视人命同草芥,枉顾人伦,臣子在朝堂上竟如同待宰牲畜一般,生杀全在他心情,

   每日提心吊胆地上朝,头颅如同别在裤腰带上,早朝前与妻儿老小分别时,竟如同生离死别一般,如此惶惶度日,并非我等入仕之初心,

   请辞之意自陛下即位起便已生,奈何累累案牍牵制无法罢手,

   加上陛下即位时尚且年幼,无法放任自流,现陛下皇位已稳,我们也是时候该离开了。”

   “是啊!”大家纷纷附和。

   徐义的眉头紧锁,其实他也知道,不止议政院的文员有辞官的想法,就连武官都有想辞官的,只是迟迟没有提及而已,

   “此事,中丞大人可知晓?”

   五人接连摇头,长叹了一口气,“暂且不知,杨中丞因陛下之事已经心力交瘁,辞官这等小事自是不敢让杨中丞烦扰。”

   徐义沉吟了片刻,“此事容老夫再想想,先上早朝吧!”

   一听到要上朝,众官纷纷摇头叹息,都心照不宣地想着同一件事。

   不知道今天陛下又会发什么疯,看来得做好心理准备了。

   他们明明是文臣,现在每天上朝却都如同上战场赴死一般,惶惶不可终日。

   “驾!驾……”

   马蹄声踏破清晨的寂静。

   天刚翻出白肚,皇城的街道上就有一名男子急匆匆地策马狂奔。

   只见他身穿广袖银边的青蓝色官袍,胸口处绣着飘逸俊美的仙鹤图样,腰环盘月白玉,旁边还坠着一块银制的令牌,上面印着皇室特殊的章纹。

   那是无论何时都可以自由出入皇宫的通行令牌,是特许的意思。

   这一身打扮,彰显出男人的身份地位非同寻常。

   他驾马来到宫门口的时候,远远亮出腰间的银牌,守卫们皆不敢拦他,纷纷开门放行。

   杨诗礼一路上也不敢耽搁,进宫后,骑着马直奔宫中最为富丽华贵的宫殿——鸾和殿。

   那是宫中最忌讳莫深的地方,也就是当今圣上的住处。

   他听到宫中人来报说,陛下差点中了毒,当即放下碗筷直奔马棚,翻身上马往皇宫里赶。

   来到殿门口后,他就开始叫太医,发现鸾和殿的门大大敞开着,一股浓重的血腥味弥漫在空气中。

   守在门口的太监和宫女们战战兢兢地打着抖,皆不敢入内。

   杨诗礼隐隐有不详的预感,当他踏进陛下的寝宫后,就看见地上被砸碎的瓷碗和一地汤汁。

   地上是七八个太监和宫女的尸体,而墨邺身着被溅满鲜血的白色绸缎里衣,瘫坐在案台前,怔怔地看着前方,空洞的眼神没有聚焦。

   可当杨诗礼的脸映入他的眼帘时,墨邺黑曜石般深邃的瞳孔里又重新开始有了光芒。

   这时候,墨邺突然朝杨诗礼露出一抹疯狂且扭曲的笑容。

   “太傅,您来了啊。”

   他的声音轻缓,和血淋淋的现场显得格格不入。

   “他们都想朕死……但朕偏偏不让他们如愿,朕要活下来,把他们一个,一个,全部都杀光。”

   杨诗礼被墨邺眼里骇人的杀意惊颤。

   他低下头,缓缓走向墨邺,千言万语涌到喉咙口只变成了沉重的一句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