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清茗抚人心



    明代陈继儒在《小窗幽记》中写道“读书随处净土,闭门即是深山”。喝茶又何尝不是?在这个车如流水灯似海的夜晚,静心冲泡一壶茶,用心去品它的浓厚香醇、细腻丰润、滋味饱满与内劲十足。好茶,从入口的那一刻,便会深爱上它。光而不耀,静水深流,便是对静水深流的最好诠释与解读。

    唐朝卢仝爱喝茶,他有一首诗写作《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诗里面是这样写的:“一椀喉吻润,两椀破孤闷……七椀喫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因此就有了“两腋风生”形容好茶饮后,人有轻逸欲飞之感

    到了宋朝,杨无咎的《醉蓬莱》里面“毛孔生香,舌根回味,助苦吟幽兴。两腋风生,从教飞到,蓬莱仙境”,说的还是茶,还是那种好茶饮后,人有轻逸欲飞之感的意思

    王庭珪的《好事近》里面“宴罢莫匆匆,聊驻玉鞍金勒。闻道建溪新焙,尽龙蟠苍璧。黄金碾入碧花瓯,瓯翻素涛色。今夜酒醒归去,觉风生两腋”,亦是此意。

    明代著名茶学家顾元庆在《茶谱》中写到制作荷花茶如下“于日未出时,将半含莲花拨开,放细茶一撮,纳满蕊中,以麻皮略絷,令其经宿。次早摘花,倾出茶叶,用建纸包茶焙干。再如前法,又将茶叶入别蕊中。如此者数次,取其焙干收用,不胜香美”。

    明代唐寅《事茗图》里面说:“日长何所事,茗碗自赍持。料得南窗下,清风满鬓丝。”

    清代文学家沈复在《浮生六记》里亦描述芸娘制作莲花香茶“夏月荷花初开时,晚含而晓放,芸用小纱囊撮茶叶少许,置花心,明早取出,烹天泉水泡之,香韵尤绝”。

    周末无事,约上几个茶友在朋友的茶室捧着茶碗饮茶。清风吹来,浑身的细胞都有了活力与青春,蠢蠢欲动。这才是爱茶人的快乐时光呀!焚香喝茶,一眼千里,云树蔼然,卧游山水,而无跋涉双足之劳。纵使足不出户,也能在一杯茶汤里,细嗅万水千山的草木鲜香。一杯清爽的自然山林滋味正好为如今城市樊笼里的人们,保留了自然精神世界里的一丝丝慰藉。对坐的你我,因为茶汤连接共频,实现心心相印的美好茶聚,在这短、频、快且淡薄的世界里,得以深情的活着,我的茶汤,你懂,便是这世间至真至诚的情愫。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