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润笔录 3



    天下最好的事,还是读书。书中藏着无数先人对无数事物进行无数探索后的结晶,满藏乾坤。

    深度阅读的境界,不外乎三境界: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

    认识自己,这是古希腊德尔菲神庙的箴言,也是苏格拉底哲学的出发点。先圣先贤教导我们,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凡事要反求诸己。

    有人点灯求光明,其实真正的光明在我们心里。王阳明言: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ufeff

    人生在世,最先读的那一本书是自己,读自己的心性、思维、性格、能力、体力等禀赋。\ufeff

    你的禀赋藏在你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中。你是怎样,书于你就是怎样。

    看书中人物,品自己人生。书中的不同人物,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丨正是自己读书后的心得体会。

    一本本书如一盏盏灯,每个作者都是执灯人。不同的知识给人不同的照亮。数学使人周密,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历史使人明智,诗歌使人灵秀。

    读书如站在黑暗中的一处,手执一灯看一幅巨大的画作,每个人只能照亮有限的画面,要想看到完整的画面需要借助其他的灯光,一幅幅地去拼凑,才能看到完整的画作,见到天地的规律。

    丨每一本好书都是一盏灯,一道光。每个人也是一道光,通过自身映见世界。

    \ufeff人活一世,就是要在有限的生命中对所处世界的感触进行一次内化,立功立德立言,薪尽火传,从而活出无限的意义。

    丨生命的意义。

    在生命的智慧方面,苏格拉底有着不俗的看法,他认为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在于追寻智慧的过程,而不是拥有最终的智慧。当别人称赞他有大智慧时,他会反驳说,自己拥有的不是大智慧,恰恰相反,他拥有的唯一智慧就是知道自己还没有获得智慧。他说,知道自己无知,就是最大的智慧。

    丨每一年的某天都会对自己说,继续追寻美好,探索智慧。

    既然生命终究归于沉寂,归于虚无,归于成空的彼岸,那不如就此反抗世界的荒唐,去拥抱生命的精彩与不易,去尊重每个个体的生命与情怀,去率性而活,去走向自由,去抛却俗利和尘世功名,去逃脱妖魔化庸俗化的社会塑造,尽力活出生命的本真姿态。

    丨此话也是近几年的体悟。

    灵光独耀本来明,无染无污气自清。\ufeff\ufeff\ufeff

    \ufeff\ufeff水月镜花皆幻相,知君有日悟归程。\ufeff\ufeff\ufeff

    \ufeff\ufeff能守住而且回归本心的人,多是心性坚定或是历经沧桑的正直之人,\ufeff\ufeff

    \ufeff\ufeff丨回归本心,回复童真。

    荣格曾说,往外张望的人在做梦,向内审视的人才清醒。\ufeff

    相信精神的力量,挖掘自己内在的矿场,把向外求转变为向内探索的过程,因为自己就是一座宝库。千圣皆过影,良知乃吾师。\ufeff

    丨自己的灵魂是导师,是历经千万世的存在。

    通常夸一个人有见地会说他很有“眼光”,其实无非是指两个方向——看得远和看得透。看得透,是指能看见过去和现在的关系——找到因果——看见事物发展的脉络。看得远,是指看得懂未来和现在的关系——看见轮回——洞察事物背后的真正规律。

    丨透过现象看本质,曾学过的这句话,现在才真正明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