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剑意游走-第2/3页



    可是,为什么剑意奔涌的速度加快了这么多。

    银针的摇晃幅度越来越大,甚至不少银针都出现了脱离的倾向,需要耗费更多的精力才能保持持针的稳定。

    该怎么办呢?没有时间去思考如何缓解剑意的涌入,解决办法却是显而易见的,缓解剑意的涌入,或者加大银针的分量。

    只是双手被对方牢牢握住,根本没有办法去打开药箱里的针匣,取出剩下的银针来。

    玄白夜捏了捏对方的手,示意癸首松开,没有得到任何回应。

    转头看向四周,四周已经依托银针和剑意构建出一道密闭的领域,他的嘴里含着那块黑色物体没有办法说话,只能看见祝之先和其他侍从静静站在远方看着这里,小乞儿为什么要拔出剑往这里冲,好在被祝之先拦住了,不然一定会被剑意所伤。

    看来只能尝试缓冲剑意流了。

    如此汹涌的流体根本无法在体内堵截,分流吗?哪儿还与多余的经脉可以分流?只能往体外引导了。

    可是玄白夜只有生阶修为,无法使用离体的剑气托载剑意,玄柳山庄的子弟在十六岁下山前都会把自己的修为限制在生阶,定要在游历一段时间后,不断地用剑,不断地磨砺,才能逐渐找准自己的方向,晋入士阶,成为可以镇守一方的强者。

    射柳阁对生阶的解释是“生者,新生也,生徒也。是以独阴不生,独阳不生,独天不生,三合然后生。是以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也就是说,生阶是博览广积的过程,,这也是玄柳山庄子弟在山间要完成射柳阁读书、洗剑林拓剑、衍剑林摹碑的原因,若论博观的多而广,哪里可以超过剑道宗地的呢?完成了博览广积,才可以照葫芦画瓢,去使用剑,凝聚剑芒。

    射柳阁对士阶的解释是“推十合一为士,学者由博返约。故云推十合一。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惟以求其至是也。若一以贯之。则圣人之极致矣。”

    修行者到了士阶,主要精力便用在“博观约取”上,在博观的基础上选择一条最适合自己的道路砥砺前行。这个时候在“生阶”博览博观越多,便越有益,越可以将主要精力放在“约取”,也越能够知道自己适合的道路。而剑道,说到底是实用的技术,由技入道,用是最快最好最稳的方式了。

    也只有“推十合一”、“一以贯之”后,明确了自己的方向和道路,剑修才能超出照葫芦画瓢的模仿,真正了解自己的剑,对剑的使用更加熟练,才能放心地让剑芒离体形成剑气。

    想要操纵剑意,必须要有一个剑意的承载物作为中介,借助对承载物的操纵,操纵剑意。

    而想要作为承载物,形于体表的剑芒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有剑气。

    射柳阁里的确有不少跨阶用剑的方法,可以让生阶用出剑气,毕竟仅凭生阶实力游历天下,只用剑芒保身太过勉强,千年来玄柳山庄还是有不少的积累,玄白夜甚至记得有几本书里提到过以生阶实力用出卿阶剑罡的方法。

    这也是为什么玄柳山庄往往不会出现年少破入士阶的天才,但是迈入卿阶的年轻人和以弱胜强的高手都很多。

    但是……那些方法都是最后一年的学习内容,而玄白夜……还没有认真研习过。

    这还是玄白夜第一次体会到“书到用时方恨少”的道理,甚至他还记得以前有很多次手边翻到了相关方法,可是想着来日方长,没有去细细琢磨和演练。

    手部经脉已经感受到了撑破的疼痛,玄白夜还没有想起现在可以使用的生阶剑气方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