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2



福东前来送口信的日子离满月宴紧得很,没给魏怜预留太多时日收拾准备。索性,她无甚好准备的,带上几件衣裳、去库房挑件顺眼的贺礼,便算是妥当了。

 梅雨时候的天,谁也说不准。难得晴些日子,赶在去魏府的前一天,满满当当下了一整天的雨,到处湿漉漉的,热气黏腻。

 出发当天,闷热的空气中不知飘着细雨还是雾气,一碰衣裳便紧紧沾着,烦人极了。

 马车一早停在门口阶前,马儿时不时踏蹄,打着响鼻。车舆随着马轻微晃动,坠在四周的流苏团成一束,笔直随动。

 魏怜踩着马凳上了马车,入厢前,她随手捋开挂在门帘前的流苏,总算有了几分飘逸穗子的感觉,不至于太丑。

 魏怜勾唇,心情好了许多。

 厢内置了个小冰鉴,四周帘子隔绝部分水汽,里头不同于外面天气,另有天地一般。

 吴妈妈和明琴紧随其后,提着包裹,落座在靠近门帘的位置。马车足够大,三人一同坐仍略空。

 吴妈妈抖开魏怜惯用的绸被,搭到魏怜腰腿上,“姑娘休憩吧,到魏府还有段路呢。”

 魏怜看向明琴,问:“明书那边说好了吗?”

 “姑娘放心,明书会处理稳妥。”

 “也不知要逗留几日,莫要耽误了事。”

 魏怜有点愁,近来正忙着巡查名下的铺子,若是耽误了生意,可真是不值得。

 吴妈妈无奈:“姑娘且放放手里的事,就当放松几日。”

 魏怜扶额,指尖捏住绸被:“去府上应付那些个,可比做生意难多了。”

 实际上,魏怜最不喜与人过多交流,人多是非多,事事让人心累。

 终归是魏府,她才想回去看看。

 路上平平稳稳,魏怜阖眼寐了一觉。

 再睁眼,马车行速慢了下来,耳边是人声鼎沸,窗帘子挑起一角,见外头是撑着伞的人们攘来熙往。

 魏怜皱了皱眉头,放下了手。

 明琴跪坐到魏怜身侧,帮她整理发髻上微斜的嵌珠挑心簪和簇珠花钿。

 魏怜今日打扮偏素,头饰不打眼,衣裙也是单松花色绣暗纹的,最显眼的便是一对金镶宝石坠珊瑚花耳环。

 这对耳铛是祖母送她的生辰礼。

 吴妈妈端来碗梅子汁,递到魏怜手边,说:“姑娘润润喉,从冰鉴里取出来晾了会儿子,没那么凉。”

 现下的梅子酸味多过甜,魏怜偏爱的味道。

 闻声,魏怜眉头舒展开来,眸子亮起,“今儿能喝梅子汁。”

 这声调,能听出她的几分欢喜。

 吴妈妈手掌向上托了托:“喝吧姑娘,魏府快到了。”

 梅子汁见底,马车恰时停下来。

 暗沉沉的天,洒着雨。

 明琴下马车撑起油纸伞,小心扶着魏怜。

 魏怜提着裙摆,精致的绣花鞋露出鞋头,踩到地面后又隐入裙摆底下。

 抬眼看去,鎏金牌匾上“魏府”二字褪色了几分,牌匾下是紧闭的大门。

 魏怜抚了下耳铛,眸色微冷,往魏府大门走去。

 门口的台阶稍稍凹凸不平,凹进去的地方积了水,得需小心避开,以免蹭脏了裙摆。

 “咚咚”,叩门声沉闷慢慢。

 好一会儿,大门打开。

 开门的小厮好似愣了一下,退了半步,躬身:“大娘子回来了。”

 魏怜应了声:“嗯。”

 “奴领大娘子入府。”

 魏怜跨过门槛的步子顿住,目光落到小厮身上。

 吴妈妈快步往前走两步,笑道:“许久未归家,路却是认得的。”

 小厮跪到地上,膝盖不偏不倚落入一处小水坑,激起了水花,他头埋得很深。

 魏怜挪开视线,说:“吴妈妈,走吧。”

 “姑娘小心脚下,路滑。”

 魏府不大,路短。

 一路没瞧见几个人影,到了碧落院门口,立着几位搬物什的丫鬟。

 大件小件还不少,冒着雨搬。

 明琴清了清嗓子,丫鬟们被吓得不轻,眼珠子不停晃,“魏大娘子!”

 魏怜手背抵了抵眉心,闭上眼睛,唇色浅了许多。

 吴妈妈搀住她,径直穿过丫鬟们,入了碧落院。

 “姑娘很难受?”

 魏怜摆摆手,“走得有些久了,身子吃不消。”

 “坐下歇息,”吴妈妈说,“明琴,去熬药。”

 明琴福身:“是。”

 明琴去小厨房忙碌,堂厅里余下魏怜与吴妈妈两人。魏怜斜坐在椅子上,一手撑着头,眼睛扫视整个正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