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朱元璋震惊!朱玉才学通达,惊为天人!-第2/3页



    正待问一问。

    却见,朱玉继续细节化分析。

    一会儿大赞《皇明歌》化用精妙,将原来悲剧的《长恨歌》,扩大格局,写入大明皇帝的勤政,大明公主的孝心。

    也类比到黄家父女的关系。

    乃是妙中之妙。

    用词朴素,但感情真挚。

    写法常见,但含义深刻。

    有一种化平常为神奇的能力。

    此《皇明歌》,可堪比当年歌颂花木兰的《木兰辞》,说是上品,实在不为过!

    “还算你这小子懂一些诗词,这次我赢定了对吧?”

    宁国公主得意一笑。

    “朱庄主客气了,我这女儿虽然文采不错,却也不敢和花木兰那等千古女性相比,但既然你都认为她文才很高,这次怕不是……”

    朱元璋以为自家女儿稳赢,忍不住劝说朱玉投降。

    不想。

    朱玉并没有认输,而是,就在父女两最得意之时,也来了一个化用的诗词。

    宁国公主化用《长恨歌》为《皇明歌》。

    他就来一个《蜀道难》化用为《大明难》!

    只是开头就让父女俩双双震惊。

    “天下文才共一石,此人之才一石二,其他人倒欠他两斗!”

    朱玉的《大明难》是这样的。

    《大明难》:

    噫吁嚱,危乎高哉!

    大明之难,难于不远见!

    秦汉有教训,唐宋更凄惨!

    尔来上下三千年,何人思过预警先?

    ……

    问帝分封何时止?

    畏惧宗室不可延,却见汉朝七王乱,又见晋朝八王叛。

    还闻太子身体弱,空早立。

    大明之难,难于文制武!

    ……

    大明之难,难于不反省,沉舟侧畔王朝覆,朱家之灭待何年??

    一首《大明难》被朱玉念得铿锵有力,远远胜过此前宁国公主的《皇明歌》。

    顷刻间,就将宁国公主给惊呆。

    也让身为大明皇帝的朱元璋一脸猪肝色。

    既有对朱玉文才的欣赏。

    也有对他借古讽今的不满。

    但同时,更多的,却是作为洪武大帝应有的智慧,听得出来,朱玉并没有识破他的身份,也不是专门针对他。

    他这诗词里面的意思,不见得都是谋逆之论,更多的,却是早就在秦汉,唐宋,都见过的。

    也因此,朱玉念完小半天,朱元璋都没有回神过来。

    见状,那宁国公主生怕自己父皇被气死了,赶紧站出来,准备替朱元璋,也替《大明难》辩解一二。

    试图从文才上,从意义上,让朱玉被迫认输,不敢继续胡说八道。

    然而!

    朱元璋能完爆陈友谅,张士诚,驱逐大元,恢复中华,岂会是一般人可以度量的?

    纵然这《大明难》让他有些难堪,浑身冷汗狂流,却还是坚持自己来点评。

    “女儿,你的确输了。”

    “要心服口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