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朕要做100个酒精过滤器!-第2/2页



    可历朝之中,又有几代明君?

    历朝之中,皇帝不过三代,一位养尊处优,玩世不恭的太子就会被捧成皇帝。

    不识帝王术,心无天下事,正是吃喝玩乐,听信奸臣的现象一出现。

    到时若锦衣卫心术不正,一览手中大权。整个天下,都将有一把不分好坏,乱杀一切的利刃武器!

    危险不堪!

    让权宦官?钳制外戚?简直滑稽!

    帝君壮年薨毙,幼帝登基,青黄不接时就是宦官专权。

    一届无根之人,不男不女难分两类。整日与后宫,多生女子多疑之心。又无过多才学。

    这样的人待在皇帝身边,幼师皇帝听信,又怎会有帝王之相,有天下之心?

    等幼帝长大,无条件宠信宦官,又当如何?

    等到那时,整个天下都是太监做皇帝?

    这些话说出来,朱玉想起在后来的明朝历史中,就有一位活生生的案例。

    “瓦剌留学生”,明英宗朱祁镇。作为一代明君朱瞻基之后,正是因为没有主见,听从昏庸无知的老太监王振,才给大明朝留下一笔深深地羞辱之记。

    给官员少俸,出发点是好。

    可朝政官员,有哪位科考之人考取功名,不是为了让自家日子过得舒服些。

    原本的俸禄变少,整日又有公银在手中流动,谁人能够抵制诱惑?

    官员自然会上下盘剥克扣,层层盘剥,最后还是普通百姓,承担一切后果。

    看似别出心裁,实在根本解决不到任何问题,反倒助长官员结党谋私,贪污**的**。

    “绕来绕去,你说说,这些政策,是否鼠目寸光?”

    朱玉的话一讲完,听得朱元璋如同晴天霹雳,哑口无言。

    朱元璋从未想过,自己竭心尽力为百姓谋福而造的政策,竟有如此大的漏洞。

    就连当朝圣人刘伯温,也曾和咱提起,有此等事情。

    朱玉居然有如此远见,对事果断清晰。

    “了不起……”

    朱元璋心中折服,不断惊叹。这番推断,让他早已放下先前怒火。

    接着,只见朱玉再次开口,惊到众人:“朱元璋只想到他这一代人,和下一代的生活。”

    “在这之后,又当如何?他可有过打算?”

    “几十年后,朱元璋定下的祖制,是否适合那时的天下?”

    “如今时代,天下百姓的文化越高,越能明断事理。”

    “到那时的。黎明百姓,还会接受这样的制度?”

    朱玉的话,字字如刀,一下下的刻在朱元璋的心底,给他提醒。

    最后,朱玉再说一言。

    “朱元璋最混蛋的就是恢复人殉!”

    “只因为他的一个念头,不知道多少人,多少家庭受伤!”

    “人,死就死了,还要活人陪葬,像什么话?就因为他是皇帝,就活该别人陪他一起死?简直混蛋至极!”

    朱玉这一骂,朱元璋彻底懵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