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失踪的长公子,乃是被机关圣师收养了



    朱元璋突然的发问,朱棣和宁国公主,再次亚麻呆住。

    朱棣心想,合着父皇来这,就是为了巴结朱玉的?

    一千五百两黄金加两百斤铁器,就为了买张图纸和一套样品器具。

    藤椒一种独特香料,花500文一两都买50斤。

    现在还来问问,朱玉对当场皇帝,对朱元璋自己有何看法。

    显然是听从一下,这个当时天才,对国政是有有独到见解。

    朱棣纵使知道朱玉有才,也不想自己的父皇,对其如此深信。

    仅仅几面之缘,就能对其能力,有这般肯定?

    一口回香四溢的牛肉入腹,朱棣暂且停下,等待对方回复。

    朱棣很好奇,朱玉到底会在这里,展示出自己的多少才能?

    相比之下,宁国公主的吃惊,稍微好些。

    毕竟与四哥相比,宁国公主比文作诗,牧鸡治蝗,两种决策她都在场。很清楚眼前这个少年郎的肚子里,有多少的文学墨水。

    轻轻擦拭嘴角的残余,一双灵动的眸子,紧紧盯住对方。

    这个满口谶语的少年郎,对于国事,又会有多少看法?

    无论对方说些什么,宁国公主根本就不在乎,她相信对方,定有独到看法,只想好好的注视他片刻…

    朱玉得此问题,沉吟许久,揣摩片刻后,给了大家四个字。

    “褒贬不一!”

    这一句话,让朱元璋原本期待的脸上,有些意外。

    朱元璋自觉,自己乃是一代大明的开国皇帝,不能比肩秦皇汉武,不可说千古一帝,但至少也不亏为一代明君!

    替大汉百姓赶走漠北元朝,清离外族朝堂,重新夺回汉人的天下正统。

    登基称帝,设立中央集权制度,监管百官,提高为官效率。

    并且实施官员科考制度,为朝政大量选拔人才。更为官员的升职、任免提供公正、透明之举。

    在王朝之后,大力推崇文化教育,为百姓提高素质教育。每个州县都设立学堂,让年满七岁男孩,听取课堂。

    若不是爱民爱百姓,朱元璋又怎会焦急前些时间的汛洪之灾,为百姓分疏河道,放出灾银,给百姓提供生活的保障。

    更不用说,近日的灭蝗之事。这也是朱元璋特意前来,向朱玉学习而得之法,这才让明朝的百姓,今年大大缩小了灾荒的危机。

    种种地表现,朱元璋在建立明朝之初到现在,都有这与往世皇朝所不同的贡献。

    如此一来,不求万民感激,也能替自己说上几句美言。

    可怎地朱玉寻思片刻,却给个褒贬不一的说法呢?

    咱的身上还有何争议两分化的点么?

    朱元璋憨憨一笑,装作不懂其中奥义,继续请教。

    “朱庄主,这等见解,咱头一次听说。可否细细说道,愿听其详!”

    朱玉点点头,娓娓道来:“朱元璋一生功绩,我就不多说了。

    “那是天下人皆知的功劳!”

    届时,朱玉突然喊出了皇帝大名,却让朱棣陡然。

    天子名讳,怎是百姓直呼的。

    这等不敬之罪,天下大臣,黎明百姓若是犯此戒律,父皇定会龙颜大怒,一声令下,直接能砍了朱玉的脑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