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治蝗三十六法也是朱玉的手笔?!-第2/3页



    “嗯嗯,小的记得。”

    随着常遇春的发问,孙安民便将昨晚,自己使用的几种方法,全部告诉对方。

    常遇春的随军郎中,也一一提笔,全部记下。

    最后,在孙安民的口中得知,这套方法的名字,叫“治蝗三十六法”!

    等孙安民说完,大家都扫兴离去时,人群中再出一声。

    “哎,那个商贩说,他们庄十年都没闹过蝗虫。我还以为是吹牛呢!”

    这一句话,立马把常遇春听见。

    他眼睛一亮,看向孙安民:“你可知道那商贩是什么庄子?”

    孙安民点头:“江宁村!”

    此事结束后,常遇春立马上书一本。

    奏疏和治蝗三十六法立马快马加鞭,传回应天。

    ……

    次日。

    早朝刚退,群臣离开大殿,返回各自职位。

    锦衣卫毛骧带一本上书,很快从传入朱元璋的手中。

    摊开奏疏,朱元璋定眼一看,是此次治理蝗灾的成效结果。

    “嗯,不错!”

    “虽不能完全挡住数百万的蝗灾,但有‘牧鸡治蝗’的政策执行,比往年的灾害,好上太多。”

    “有了方法,日后多佳完善,蝗虫之灾定能在大明,彻底退去。”

    这时,台下毛骧,小声提醒。

    “启禀陛下,常遇春将军说,重要之事还在下文。”

    “好!”

    朱元璋一听,立马回应。

    大致阅览奏疏前章后,忽然在末尾,见到突兀地“马头村一事”。

    一个马头村,会有何事?

    带着疑问,朱元璋快速察阅下去。

    这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啊!

    马头村,有一村民。在难民灾区,曾经遇见一位贩卖藤椒的商贩。

    “藤椒”二字映入眼帘之时,朱元璋眉头一皱。

    藤椒,不是江宁村的朱玉,在庄子里研制的特殊香料么?

    接着下文。

    商贩曾于难民老者交谈,得知此地面临蝗灾。坦然出口,称自身有治蝗三十六法。

    该商贩,向所有难民,一一说到此治蝗三十六法的使用,和由来理往。

    然无人可信,唯有农夫孙安民,一人归家,按计执行。

    翌日,整村庄稼尽毁,唯有孙安民一家,庄稼尽好,无一损失。

    此事轰动当地,常遇春前去巡查,果真如此。

    “竟然还有此事,天下还有人知道治理蝗虫的方法?”

    朱元璋大惊。

    原本他还以为,天下唯有朱玉一人“牧鸡治蝗”已是绝妙,竟不曾想,还有更多绝妙之法?

    朱元璋快速打开下方一册。

    这是当时,常遇春随身郎中记录的,全本《治蝗三十六法》。

    朱元璋细细查看,里面无不详细解读了蝗虫。

    此物的特性,由来,嗜好和天敌之物。

    更是运用蝗虫的各个特征,列出三十六种治理办法。

    每种办法,无不详细解说其中奥义。

    这下看的朱元璋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