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传授治蝗三十六法-第2/3页
周衍对待受灾百姓的亲热,很快让大家对他赢得信任。
毕竟,周衍本身就是庄稼人,或许正是这股熟悉的感觉,让大家没有过多防备。
一伙人聚在一团,纷纷讨教着周衍,关于治理蝗灾的细节。
互相决议着,日后一定要按照这些方子试试,看看治理蝗虫到底是否有效。
……
“怎么回事?”
“为何再此处,聚集这么多人啊!”
就在众人商议时,忽然人群的背后,传来一道声音。
众人回头望去,人群中央的周衍,也昂起头看过去。
明朝的行查官兵!
见是这人,周衍脸色立马变了。
赶紧收拾起东西,一溜烟骑着马车,从人群后离开。
要知道,周衍手里的行商文书,批下来的地点可是蜀地。
若是在其他的地方,贩卖东西那可就算是黑商。
这要是抓住了,肯定会罚钱。这若是运气不好,恐怕连钱带货,通通都被收咯。
周衍快马遛之。
……
周衍离开,人群在官兵的询问下,就渐渐散开。
这时,一个身穿坎肩褂儿,皮肤黝黑,脸红的跟猴屁股蛋似得农夫,还站在嘿嘿的乐着。
这人名叫孙安民。
家住附近马头坡,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
这次水涝之灾,因为他家的房屋良田都在山坡上,所以侥幸躲过一灾。
虽然逃过水灾一劫,可孙安民却一直都不曾得意。
毕竟,他也有忧心之事。
那便是孙安民的良田,今年的收成特别的好,出奇地好。
虽然水灾避开,可即将再来的蝗灾,就是他的忧心之事。
孙安民一家上有老下有小,所以自家田地种了很多地庄稼。一家人都是用这片地上的产物,维持生活。
本来今年的雨水爆发,就引得各地水灾,未来粮食短缺。
这正是未来粮食价格上涨的时候,孙安民本打算靠着一部分的粮食,卖个好价钱度过今年。
可最近又传消息,大明境内,各地开始出现大量蝗虫,啃食庄稼。
孙安民心急如焚,这才在近日来到这难民点,和朋友大伙商量着,接下来的日子,有什么样的打算和应对。
可是这一转几天了,但凡是个前辈和朋友,对蝗灾一事,都没有好的办法。
一筹莫展之时,周衍的出现,让孙安民的心里,指出一条明路。
孙安民是亲眼看见,那个老人家吃了周衍的藤椒,变得满面红光。
原本笨重的腿脚,一时真有点利索。
孙安民也买了些,一尝果真有效。
所以当周衍再次和大家说,自己有治理蝗虫的方法时,孙安民听得津津有味。
他躲在众人身后,逐一把周衍的治蝗三十六发,牢牢记下了心里。
这一刻,他仿佛抓上了一根救命稻草。
激动的拿着手里的藤椒,朝着家跑去。
眼下,孙安民的想法,就是守护好自家长势正好的庄稼地。
在粮食短缺的时候,相对买个好价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