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郓城



    既然自己来了,自然要想办法让他们过上好日子。

    中午,让杨琳带着村子里有点威望的几个人,一起吃了个饭,忙了一天的杨森也没心情去搞什么吃的,就一人一袋泡面,就这,这些人都激动的直呼美味。

    跟他们商量好,每个人负责的区域,实在不能住人的,就推到重盖。

    几人直呼,有祖宗真好。

    杨森也懒得听他们拍马屁,直接让他们推荐人。

    要买多少粮,去多少人,谁去,谁负责这件事,都要和他们商量。

    去郓城近六七十里路,去一趟就得大半天,这还是路上不能休息,一来一回,一天是不行了,再加上还要买粮食,牲口,和一些农具,这时间上可不就多了吗。

    杨森打算买的东西太多,靠几个人是肯定不行,这一次去的人少不了。

    而且,这个年代世道混乱,说不好那里就有土匪路霸劫道,人少了真的不安全。

    杨森本想去几个人就好,但杨琳他们死活不同意,原因就是路上太危险。

    而且让店家送到这里,是要加钱的,村里面这么多人闲着,怎么能把钱白白让别人赚去。

    杨森拗不过他,只能同意,第二天早上在村里挑个五十个年青人,带着村里唯一的老牛出发。

    自然,这头老牛就成了杨森的坐骑,有杨森这个祖宗辈的在,那个敢争。

    一路上,杨森都在和杨明说话,问他这郓城附近的名人,城里有什么好玩的地方,有没有什么特殊的人或者事。

    杨明是杨集里比较有威信的人,他也是他那一脉里主事的人。

    杨森聊了几句就知道,这人脑子还算灵活,只是见识真的太少,一辈子也就到过郓城县,还就呆了三个月,是来服役的。

    服役完后直接就回去了,郓城县也就知道当时服役时路过的几个村子。

    说起名人,还真知道一个,雷横,传说能跳过两三丈的山涧,人称插翅虎。

    原本是开碓坊的,后来又听说当上了郓城县的步军都头。

    “老爷要问这郓城县的名人,我也知道一个,那就是东溪村的晁盖,人称托塔天王。”旁边一个壮汉结过话。

    “哦,说说看。”杨森自然知道水浒里郓城县里有不少能人都上了山,当了头领,其中晁盖更是做了第一把交椅,虽然后来因为意外死了,但前期真的是个人物,也值得他费劲拉拢一下。

    那人一听杨森有兴趣,就滔滔不绝的说了起来,从晁盖家里说到晁盖托塔,反正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这人叫杨实,排行老四,人称四哥,年龄不大,今年刚二十,能知道这些是因为媳妇是西溪村的,在村里活不下去,逃难走到这里,被家里长辈花钱买了下来,这都是他媳妇与他说的。

    今天碰上祖宗对这方面有兴趣,自然赶紧表现一翻,万一祖宗看上自己,赏点什么,那不就赚大了。

    一路上说着话,倒也不觉得累,嗯,反正杨森不觉得累,就是屁股被磨的生疼。

    这路是真的不好走,崎岖不平,这还是没下雨,若是下雨天,这路估计是走不了人的。

    一路上也碰到过其他村里的人,有认识的就打个招呼,没有认识的人就离得远远的走。

    他们一行五六十个汉子,自然不是一般人能惹的起的。

    快到下午,几人才到了郓城县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