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青叶剑派的起源-第2/3页



    孩子都生出来了,自然要看它最终长成什么样,于是他开始找人修行这门功法。洪天界最不缺的就是人,很快他就找了一批人充当他的实验品,随着实验修行的人越多,他也发现了许多问题,并一一解决,但是有一个问题他解决不了,那就是修行资源问题。

    资源这东西只有两个选项,要么生产要么抢,对于他来说,这其实是一个选项。方向选定了,自然就要朝那个方向前进,靠福地那点资源自然是不行的,他只能想别的方法。最终他和尸骨道一样盯上了人,只不过尸骨道只对尸体感兴趣,而他对人的精气神感兴趣。

    又花费了近百年,他终于找到了解决办法——剑冢,这个方法让青叶剑派得到存续和发展,不至于被淘汰。

    每一位青叶剑派的弟子入门便可以在剑冢里认领一把名剑,只要得到名剑的认可就可以带走。名剑里有前任剑主的所有精气神汇聚而成的剑魂,只要得到一把好的名剑基本上修行道路上一路通畅,当然,这种好事自然不是谁都可以轻易得到的,幸运儿毕竟是少数。名剑中的力量不是那么好得到的,剑魂是靠功法凝聚出来的,蕴含着前任剑主的意志,修行者要靠自己的意志战胜他或者折服他,才能将他的力量化为己用,这是一个危险的过程。大部分的青叶剑派弟子都得不到名剑认可,只能靠自己修行到种灵期再凝聚自己的剑种,最后制作一把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名剑。

    长久的企业文化洗脑让青叶剑派的弟子相信,埋葬在剑冢里才是他们人生的最高成就,以剑种化为剑魂,也是某种意义上的重生。历代以来,青叶剑派的弟子都努力的给剑冢添砖加瓦,让青叶剑派的实力也越来越强。

    花费了极大精力将福地改造为剑冢后,这位史上最弱金丹期修士就离世了。好在在他离世前培养了三位金丹期剑修,这才让他的功法得以传承下去。三位剑修只知道他姓叶,便将他改编的青阳剑典和他的姓各取一个字变成如今青叶剑派的名字,他也被称为青叶真人。

    青叶剑派发展的不错,不到万年间占有两州之地,成长的态势还没看到尽头。

    以千年计的时间里,剑冢中有名剑取出,也有名剑埋入,埋入的总是比取出的多,在多数的洞天不断退化时,剑冢反而有恢复成为洞天的趋势。剑冢内灵气充裕,且是一个极佳的悟道之地,这也让剑冢成为青叶剑派弟子的最理想的晋升突破之地。

    青叶剑派每百年都会有一次斗剑大典,炫耀武力是其次,最主要还是挑选金丹种子,这些金丹种子被选出后有资格进入剑冢修行。

    青叶剑派的功法主修剑种,对剑形和剑理并无要求。然而是人都有喜好,有人喜欢长剑,有人则喜欢短剑,有人喜欢一力破万法,有人则喜欢唯快不破。因爱好相同而聚集成群,因利益相同而融合成党,青叶剑派里的群党数不胜数,大家在各自眼睛都是异端,于是合理合法的斗剑大典就成了大家上演全武行的最佳时机。每次斗剑大典都死伤无数,大家都把狗脑子都打出来,失败的一方自然是蛰伏或者干脆脱离出去,胜利的一方则是坐拥剑冢享受最好的资源。

    仇恨是会累积的,青叶剑派上下的恩怨因果纠葛一团乱麻,说是一个火药桶一点不为过。洪天界各大宗派一次次预判青叶剑派崩溃,青叶剑派一次次坚挺的延续下来还越来越强,把各宗派都整不会了,后来干脆把青叶剑派的斗剑大典当乐子看。

    建筑上层都是这德行,下面的人自然也好不到哪去。自青叶剑派里分化出来的各个剑修流派占据着他们的所有势力范围,或变成世家,或变成小型宗门甚至武馆。大家如同混社团一样都有自己的地盘,时不时的来个械斗。虽然大家生活依旧还是那样该动刀子依旧动刀子,但是没有哪个嫌命长的门派敢在青叶剑派的地盘捣乱。几千年前有个不识趣的流沙群岛的劫修组织在若水州洗劫了一个镇子,结果流沙群岛在两百年间人口少了一半,连原本的瀚海州都改名变成若水州,要知道整个流沙群岛星罗密布的岛屿加起来有六州之地那么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