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



    公元618年,李渊接受隋公帝杨V的禅让,登基称帝,建立唐朝,是为唐高祖。公元619年,李渊派人灭亡大梁政权,伏杀李鬼,平定了河西走廊。同年,次子李世民消灭刘武周势力,并收复太原。此时的唐朝与窦建德的夏国以及王世充的郑国三足鼎立。公元620年,李渊下诏讨伐王世充,李世民率兵出征。此战,李世民大破窦建德10万军队,俘虏窦建德,又击败王世充,迫使其率众投降,史称虎牢关之战。此后,唐军又消灭窦建德于部以及王世充于部。自此,唐朝消灭了各地割据势力,统一全国。统一全国后,李世民功名日盛,与太子李建成矛盾日深。公元626年,李世民射死太子李建成。事后,李渊利。

    世民为太子,并将皇卫善让给李世民,史称玄武门之变。李世民登基称帝,改元贞观,是为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积极听取群臣的意见,对内以文治天下,虚心纳谏,厉行节约,劝客农桑,使百姓能够休养生息,国泰民安,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此后,李世民多次对外用兵,先后平定突厥、薛延陀等游牧民族,是唐朝声威远播,四方宾壶。不久后,唐朝人口达到380万户,奠定了大唐盛世的基础。公元649年,唐太宗李世民去世,享年52岁,在位23年,谥号文皇帝,庙号太宗,其子李治继承帝位,是为唐高宗。公元652年,武则天被封为二品昭仪。武则天卑躬屈膝,百依百顺,于是,唐高宗决心要废掉王皇后。立武则天为。

    皇后。公元655年,唐高宗想要借废王立武重振皇权,打击元老大臣势力,于是立武则天为皇后,又将王皇后废为庶人,并加以囚禁,他们的父母、兄弟等也被削厥免官,流放岭南。同年,唐高宗太程咬金讨伐西突厥,此战致使叛军首领等人逃跑,程咬金被免职,后来又重新启用,担任齐州刺史。公元665年,唐高宗与武则天率领妃嫔、文武百官以及突厥酋长等前往泰山封禅,以表明自己当上皇帝是受命于天,他也是历史上第四位在泰山封禅的皇帝。公元668年,李季攻破高丽平壤城,葫芦宝藏王,于是唐高宗在此地分至42州。晚年的唐高宗重病缠身,朝郑大权一步步转移到皇后武则天手中。公元683年,唐高宗。

    李治去世,享年55岁,在位34年,其子李显继承帝位,是为唐中宗。此时的军国政事皆取决于武则天。公元684年,武则天废黜唐中宗李显为庐陵王,并贬出长安。同年,武则天改历李代为皇帝,是为唐睿宗。此后,李旦被软禁在皇宫中,不得御文政事,开始了傀儡皇帝的生活。武则天临朝称治,裁决一切政事。同年,英国公徐敬业在扬州起兵反对武则天最终兵败被杀。随后,琅琊王李冲、越王李贞、韩王李元嘉、鲁王李灵奎等李唐宗室不是被杀就是被流放,李唐宗室几乎被杀戮殆尽。公元690年,武则天正式称帝,尊号圣神皇帝,改国号为周,史称周,而李旦则被降为皇嗣四姓武世迁居东宫。公元698年,武则天。

    在狄仁杰等大臣的劝说下,决定将政权归还给李氏,将独陵王李显接回洛阳,立李显为皇太子。公元699年,武则天为了调解与李氏的矛盾,召集李旦、李显等人在明唐蒙氏,要两族和睦共处。武则天晚年陈溺享乐,崇幸张昌宗、张义之兄弟,对朝政把控不利,致使张氏兄弟逐渐插手干政,导致李显的儿子和女儿被迫自缢而死。公元705年,李显和张柬之、崔宣伟等人率领500多与林军进攻,以谋反的名义将两男宠斩首,随即包为长生殿,逼迫武则天退位,史称神龙政变。不久后,李显正式即位,是为唐中宗,复国号为唐,武周时代终结。同年,武则天病逝,享年82岁。李显在位期间,恢复唐朝旧制,免除租父,保证了边疆地区的稳定。

    公元710年,唐中宗李显被韦皇后和安乐公主合谋毒杀,终年55岁。韦皇后想学习婆婆武则天做第二个女皇。同年,李隆基等人发动政变,突袭与林营,诛杀韦后及其党羽,世称唐龙政变。政变后,李旦再次复位,即位为帝,视为唐睿宗,李隆基被立为皇太子。公元712年,太平公主与皇太子之间的矛盾与斗争愈演愈烈,于是,唐睿宗将皇位禅让给儿子李隆基,李隆基即位,视为唐玄宗。公元713年,太平公主图谋发动政变,准备起兵夺权,唐玄宗先发制人,诛杀太平公主及其党羽,史称先天政变。自此以后,唐玄宗终于掌握了皇帝应有的权利。此后,唐玄宗以道家清净无为思想为宗旨,提倡文教,通过一系列积极的措施。使唐朝进入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