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我有一刀-第2/3页
要是晋军在他们之前赶到汶江,并设下埋伏,那二人真就插翅难飞了。
许曜有些自责,却也只能祈祷这条河在汶江中下游汇入,这样就能大概率躲过晋军的伏击。
航行的好处是,二人不用停下来休息。
山里的秋雨断断续续,许曜从岸边撤下几朵形如芭蕉叶的不知名树叶,扎在竹筏身上,勉强避雨。
“师傅,你为何只看一眼,就能看出那遮衣教青衣的实力,还断定她打不过你?”
“习武之人,气息吞吐和常人有很大不同,若不是有意控制,老练的武者一般都能听出来。当然,这法子只适用于照骨境以下。往上,就得扯到望气的法门了。”
“凝神境之上的强者,身周会不自觉的流露出一种武道法则,跟武者所修习的武道不同、功法的差异有很大关系。望气之术,其实也就是通过观测他人身周的武道法则来判断实力的窍门。”
许曜点点头,有些似懂非懂。
“我练的望气之术,是最粗浅的功夫,你学了也用不上。你现在身负武运,机缘深厚,日后也不会缺这样的功法。”
徐大成说着,不禁有些羡慕,但转念一想,终究是自己的徒弟。日后将惊阙刀发扬光大,还得靠他,于是笑出声来。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徒弟得了这般机缘,师傅不也脸上有光。
“外五道内五道,是世人对各种武道的划分,内外之分,主要看的就是主修神魄还是主修体魄。内五道中就有阴阳道一说,阴阳道的武者,主修的就是望气、风水、推演、阵法等法门,据说阴阳道中的大能,能推演到百年之后发生的事情。”
许曜笑道:“这又是宋峳说的吧?”
“是啊,”徐大成哈哈一笑,“你师傅大老粗一个,斗大的字不识几个,哪能知道这些弯弯绕绕的事。”
“说起来,还真有些想他了。那小子,才气高的很,据周起说,宋峳的文道已经接近大儒了,可惜了啊。”
“文道也是内五道中的一种吗?”许曜有些诧异。
“是啊,但也是比较特殊的一种,境界划分就跟咱不同。”
许曜从柳儿抱来的物资里,翻出了好几罐酒。递给徐大成一罐,自己打开一罐,就着肉干咸菜就喝了起来。
“师傅,说着说着就绕远了,你还没跟我说同是行止境,为何你一眼就能看出那青衣打不过你呢?”
徐大成猛灌了一口酒,兴致更加高涨起来,“废话,你师傅我习武四十多年,战场厮杀二十多年,杀过的人比那女子走的路还多。要是连这点自信都没有,怎么走到今天。”
“再说了,那女子修炼的是念道,要论近身厮杀的功夫,怎么跟咱兵道相提并论。兵道,杀力最强。讲究的是,人兵合一,出手即是杀招。”
徐大成说着,提起手里的长刀和酒罐挥舞起来,嘴里不断念叨着什么。
忽然,徐大成飞跃出去,身形如蜻蜓点水,在河面上跳过。最终立在距离竹筏数百米之外的河面上,岿然不动。
竹筏越驶越近,徐大成猛然睁开双眼,身后刀影闪烁不止,似有千军万马厮杀,又好似绝顶高手决斗。
徐大成出刀了,朝着竹筏自下而上劈出一刀!
随着刀势劈出来的瞬间,许曜忽然感到一股天地威压扑面而来,耳边疾风呼啸,隐约有刀兵之音。
紧接着,徐大成脚下掀起一道滔天巨浪,足有十丈多高,载着徐大成逆流而上,将竹筏掀退数百米之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