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照骨境



    许曜将自己的猜测说与徐大成,徐大成也觉得蹊跷,于是二人回到谷内搜查。可除了李烽等人留下来的旧物,并未有其它发现。

    徐大成道:“或许天雷只是巧合,无论如何,不能再耽搁了。”

    于是二人只好放弃搜查。

    许曜身上伤势颇重,二人并没有趁夜赶路,而是在谷外歇息下来。

    徐大成找来草药替许曜敷上伤口。

    次日清晨,二人根据先前的计划,朝汶江方向走去。要回到朔方城,最好是沿汶江而下,走山路的话,崎岖的山脉会耽搁许多时间。

    “汶江是下山的最好道路,我们知道,晋军也知道。”

    即使到目前为止,仍然没有晋军追兵露面,但徐大成依旧坚信,追兵随时可能追来,这是来自一个老兵敏锐的直觉。

    “但好在晋军大队人马不可能同时上山,最多只是军中高手分成几队前来围堵。”

    徐大成说这话时,眼神里透露出绝对的信心。仿佛在他眼中,那些军中高手如草木般不值一提。

    伏击铁朔骑的,是晋国的重甲军。

    重甲军皆身披厚重铠甲,擅长平地推进之战,所持的陌刀,对骑兵很是克制。

    率先追上许曜二人的,不外非是重甲军的军中高手。

    这些高手想要赶路,肯定不会携带厚重的铠甲。甚至为了搜索二人踪迹,还会分为十几队大范围搜索。

    “没了铁甲和军阵,这些重甲军的军中高手,如同浅滩上的鲨鱼,不会构成多大威胁。要注意的是,这些人人数众多,不能被他们缠上,所以必须要快,早早赶到汶江。”

    二人向西北方向,又走了一百余里路程。

    这日深夜,天降大雨,二人赶路疲惫,只好躲在一处山崖下避雨。

    大雨倾盆,山风呼啸,许曜吃完从柳家村带出来的最后一口干粮后,在篝火旁沉沉睡去。

    次日清晨,大雨依旧。

    天色阴沉,时不时雷声轰隆,惊得山里野兽传来响彻山林的悲鸣。

    这般天气,无论如何是走不了的。好在此处山崖向内凹陷,正好可以避雨。两人蜷缩在山崖之下,好好歇息了一日。

    直至傍晚,雨势渐歇。

    盘腿打坐的许曜已经能感到一丝微弱的真气,体内脉络里来回穿梭。就在那真气即将汇聚之时,许曜被徐大成推醒。

    徐大成将长刀与破甲弩递给许曜,让许曜去一颗钟乳石后躲着。

    自己则挺刀弓身,十分警惕的盯着山崖前茂密的山林,如临大敌,仿佛那山林里,随时会冲出千军万马。

    徐大成这般谨慎状态,让许曜心神也不由得紧张起来。

    许曜在破甲弩上搭上箭矢,缓缓往里注入体内不多的真气,探头往山林里看去,随时准备射击。

    此时突然响起一声惊雷,全身紧绷的许曜被惊得浑身一颤。

    就在雷声消散之时,几支短小锋利的箭矢已在面前显现,距离许曜不过几丈的距离。

    许曜迅速回身,那些箭矢大多射在钟乳石上,可还是有一支擦着许曜头皮飞过。

    许曜长舒了一口气,暗自庆幸,山林里的那些人借着雷声发射箭矢,以掩盖箭矢的破空之声。

    在漆黑一片的雨夜里,听觉,往往比视觉更有效。

    许曜朝师傅看去,只见徐大成依旧持刀挺立,身前地下散落着十余支箭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